脊柱后凸
概述 症状起因 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 饮食禁忌 治疗方法 经验分享 专家答疑

BTV养生堂邱贵兴关节年轻人不老+胡侃五色大便与疾病的关系

来源:复禾健康网

 擅 长: 骨科疑难病,脊柱外科,人工关节,脊柱侧弯,脊柱后凸,强直性脊柱炎矫形,脊柱肿瘤,脊柱结核,椎管狭窄,脊柱滑脱,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置换。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特需门诊。地址:东城区东单帅府园1号(东院)。预约挂号,预约手术和预约住院可以咨询中华名医汇网,提供广州和北京三甲医院名医的医疗预约服务。   医学成就:邱贵兴教授擅长脊柱外科及关节外科。较早地引入并积极推广CD、TSRH、CDH系统等脊柱固定器在临床上的运用,尤其在脊柱侧凸方面进行了长达20余年临床基础研究,并针对国际上现有各种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的不足,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脊柱侧凸的中国分型方法(PUMC协和分型),对指导脊柱侧凸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并受到了国内外广大同行的高度关注,使我国的脊柱侧凸治疗达到国际水平。他所领导的课题《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关节外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熟练地完成了大量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使许多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创伤、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严重类风湿关节炎、严重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及功能丧失的患者恢复了日常生活。   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协和(PUMC)分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基因的研究、老年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期及优化防治等7项国家级、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另外还有多项院内课题。   学术专著:主编了《脊柱外科新手术》、《髓内钉内固定技术》、《骨折333个怎么办》、《腰痛与腰椎疾病200个怎么办》、《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骨科学》、主编、主译《骨科手术学》、《高等医药院校八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等。作为特邀编委参加了《脊柱外科学》的编著,并参与了《风湿病》、《脊柱侧凸的预防和治疗》《颈椎外科手术学》《脊柱侧凸三围矫形理论与技术》《骨质疏松与临床》等书籍的编写工作。   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著376篇。   骨关节炎常见中老年人,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国外统计,60岁以上的人里面,每两个人可能就有一个患骨关节炎,到75岁以上呢,5个人里面就有4个有这个问题。   哪些人容易出现骨关节炎呢?       老年人、绝经后妇女、肥胖超重者、关节畸形、创伤、特殊职业者、关节过度使用或不用。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特点为不知不觉就会出现腿疼、疼痛,不是刀割一样的疼,也不是火烧一样的疼,闷疼,多发生于劳累以后,早期休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疼痛加重,休息后也不能缓解,并且出现关节的僵硬,不灵活。进一步可以出现关节变形。甚至导致残疾。      骨关节炎的疼痛就是因为软骨的磨损导致关节里面的炎症,引起了疼痛。在早期,磨损较轻,通过休息炎症可以减轻,疼痛可以缓解。到了晚期,磨损很重,炎症无法通过简单的休息得以缓解,所以疼痛就变成持续性的了。      北京卫视养生堂特邀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邱贵兴院士,为您讲解《关节年轻人不老》。 主持人-悦悦本期做客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邱贵兴)骨关节炎危害的严重性图片中蓝色区域为软骨骨关节炎定义骨关节会随着年龄而发生改变骨关节炎有哪些临床表现软骨剥脱会形成游离体骨刺图中为2002年10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骨骼与关节健康十年的一个启动仪式早期关节退行性病变中期关节进展期退行性病变终未期退行性病变骨关节易患人群骨关节问题与职业因素有关关节长期不动易造成问题骨关节炎的表现A:类风湿性关节炎,B:骨关节炎A与B都有可能是骨关节炎严重膝关节内翻严重膝关节外翻  ■骨关节炎的治疗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它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疼痛,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治疗骨关节炎首先要减轻或消除疼痛,然后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关节炎有一个金字塔治疗模式,这也是国际上比较认可的一种治疗模式。   教育是最初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现在很多人觉得关节炎死不了人,所以对骨关节炎不重视,但是骨关节炎是一种逐渐发展的慢性的疾病,如果早期不重视,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当出现了严重的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的时候,往往病人的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而且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所以当出现早期骨关节炎表现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加以重视。因此骨关节炎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现在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致残的第一杀手。骨关节炎虽然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是它会加重其他疾病。   现在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就是膝关节炎,体重对膝关节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肥胖不仅加重了人体关节的负担,使得关节结构加速磨损、老化,引起骨关节炎,据了解,骨性关节炎在肥胖妇女中比肥胖男性中发生率要高。肥胖是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说减肥有利于防止骨性关节炎的发展。肥胖引起的骨关节炎主要影响到负重关节,膝关节最常见,其次可影响髋关节及踝关节等。所以控制体重就是保护关节的一个重要手段。   体育锻炼是减肥的好方法。但患有膝关节炎的人最好不要爬山和爬楼梯。爬山、爬楼梯能提供适中的运动量,能够起到锻炼心肺功能的目的,因此不少老人长年以此作为主要的锻炼方式。然而,爬山、爬楼梯有利亦有弊。这种单一依靠下肢运动的锻炼方式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人在爬山时,膝关节需要负担全身重量下进行反复的屈伸活动,这样容易增加关节软骨的磨损。机器运转需要滴点机油润滑,人体关节也一样,在关节腔内有滑液分泌,减少关节软骨之间的磨损。但中老年人关节腔内的‘润滑液’随着年龄增大而分泌逐渐减少,爬山,爬楼梯时关节软骨长期反复摩擦,不胜负荷的膝关节最容易出毛病。   有一些老年朋友在晨练的时候做一些剧烈的蹲起动作,这对膝关节也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它也会对膝关节造成很大的磨损,包括上厕所的时候长时间蹲便,所以最好选择座便器。      手杖一类的辅助工具是一种行为支持,可以减少受累关节负重,避免摔倒,对很多有膝关节炎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手杖的使用方法和种类的选择也有很多讲究,使用手杖时,应该是哪条腿疼用对侧的手拿手杖,比如左腿有问题就应该用右手拿手杖,在左腿单独负担体重的时候可以用手杖作为支撑,减轻左腿压力。      膝关节不能受凉,不论是骨关节炎还是类风湿关节炎都怕凉,膝关节是距离体表最近的关节,表面的软组织覆盖较少,受凉受潮后容易诱发炎症的加重。      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一般分为局部药物治疗、全身药物治疗、改善病情类药物及软骨保护剂。局部药物治疗是指用在关节局部的药物,主要指外用药,全身药物就是口服用药。      用药的原则是,如果局部用药能解决问题,能缓解症状就尽量不全身用药。手,或膝关节的骨关节炎,因为关节比较浅表,关节表面软组织少,通过外用药物在关节局部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甚少增加全身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口服全身用药可能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骨关节炎的患者,口服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它相比较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少。如果对乙酰氨基酚无效,可以考虑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在服药前,一定要先进行用药风险的评估,有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要注意选择消化道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同时注意保护消化道粘膜。对于有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肾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选择心血管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前面我们所说的都是没有创伤,非介入性的方法,当这些方法效果都不好的情况下,才考虑有创介入性治疗方法,比如关节腔内注射用药。当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      氨基葡萄糖是人体内软骨的重要营养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软骨的新陈代谢能力逐渐下降,关节软骨不断退化和磨损。补充氨基葡萄糖有利于软骨的新陈代谢。因此它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氨糖是慢作用成分,需较长时间服用才能见效,如果肝肾功能正常的人可以长期服用,大概5-6星期可以停药。      关节镜是一种微创,相对不那么痛苦的关节手术方法,一般用于游离体的取出。   关节镜是一种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直径5mm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诊治关节疾患的内窥镜。该器械从1970年开始推广应用。关节镜在一根细管的端部装有一个透镜,将细管插入关节内部,关节内部的结构便会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因此,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内部的结构。关节镜不仅用于疾病的诊断,而且已经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的治疗。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开始主要应用于膝关节,后相继应用于髋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及手指等小关节等。   关节镜的优点是切口小,美观;属于微创手术,痛苦小,术后反应较小,患者易于接受;术后早期即可活动和使用肢体,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减少护理人员和费用。      矫形手术适用于腿部畸形,如X形腿和O形腿的治疗。    关节置换手术并不是用人工材料替换整个关节,而是在软骨表面贴一层类似的材料来替代软骨,使得关节活动的时候替代材料指间进行摩擦,避免骨与骨指间的直接磨损。制作人工关节的材料要求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常用合金、陶瓷及聚乙烯等。已用于全身各关节。置换的关节已有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关节置换的适应症有严重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以及骨肿瘤等。 这是一个人工膝关节骨关节炎诊治金字塔模式骨关节炎危害严重邱教授现场教大家如何正确使用手杖鞋底要符合足弓的弧度中老年人如何选鞋邱教授提示:不应常年穿护膝骨关节问题最初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后要采用手术治疗关节镜游离体矫形手术的前、后对比 ■漫话便便颜色  【byb.cn  大鸟】提前声明一下,下面这篇稿件有点像赵本山的小品,主要强调娱乐大众,顺便找抽。当然,如果您非要从中间发现什么微言大义,俺也不反对。如果您能从中间学到一些预防疾病的技巧,那就更完美了,充分说明您有当健康专家的潜质。  好了,进入正题,先从中国人所熟知的五行开始。   胡侃五色大便与疾病的关系  五行可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复杂的要命,要真说起来,现在全国也没几个人能全吃透了。由于五行是哲学命题,所以很容易引申。比如大家都熟知的五行和五脏的对应关系,BYB网站上有大量的稿件还有视频,俺这里就不多说了。还有五行和五色的关系,比如金对应白、木对应青(绿)、水对应玄(黑)、火对应赤(红)、土对应黄。当然啦,五行还可以对应五味,比方说,水对应咸、火对应苦、木对应酸、金对应辛(辣)、土对应甘(甜)。关于五行和五色还有五味是怎么匹配的,其中有什么深奥道理,这玩意儿说个几天几夜也完不了。再加上以俺的智商也吃不透这些理论,只能少说两句,咱们谈点庸俗的。 您说这世界上什么最庸俗?当然是下半身的那些事情啦。比如说车模兽兽出了一个兽兽门啥的,有人说她是炒作,有人说一个大姑娘咋好意思真把自己床上那点动作展示在全国百姓还有她爹妈的眼前?她肯定是被陷害的。总之吧,这娱乐界也太复杂,俺还是搞不懂。   既然这门那门的俺也不清楚,那就庸俗到底,从生儿育女的某个器官再往下一点点,谈谈便便。是不是很恶心?俺觉得有点,但恶心却没打过好奇心,打小俺就在思考,为啥俺吃着白色的大米饭和大馒头,便便却是黄色的呢?有心想问问大人,哎……当时太封建了,始终没好意思开口。   卡通级大便  长大后,终于看了一部以便便颜色为等级标志的电影,由欲女莎朗·斯通演的《本能》。里面男一号迈克尔·道格拉斯的一句台词把俺雷的外焦里嫩,大意是,此君便便后从来不扭头看马桶里面。俺敢打赌,他一定遇到了俺幼年时一样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都快被折磨成强迫症了。看来,即便是大明星,他对健康和五行的知识也没什么了解。   好,既然包括道格拉斯在内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俺就有动力接着侃了。首先一个问题是,为啥在大部分情况下便便都是黄色的?假如您不小心,为地球贡献了一些五色便便,又当作何解释?这里还要解释下,便便的颜色可绝对不止五种,不过本着“哲学”的精神,俺只归纳了五种,黄、红、黑、绿、白。没办法,俺收了黄帝的钱,要给他老人家的学术思想做做广告,推广下五行理论。   正在俺盘算着黄帝大人下一笔广告款何时付账,就听BYB的站长,养生专家XJ大人一声断喝:“严肃点,写稿呢。”嗯,把撒丫子跑路的心收回来,继续谈臭哄哄的便便。第一个问题就是,为啥大部分便便是黄色的?为何多为黄色  中医说,脾在五行中属土,土为黄色,因此……黄帝出来跪求俺了,大哥大哥,咱俩没仇吧?这事能不能少说两句?  西医说,一般情况下,便便的颜色都是黄色的。不过,这并不是便便的颜色,而是胆素的颜色。这个胆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问题有点曲折,需要好好说下。   我们人体血管内有很多红细胞,是用来运载氧气的。不过呢,红细胞的寿命很短,大概就是3-4个月吧,因此每天都有大量的红细胞死亡。其实人体还是很精简节约的,死亡的红细胞经过分解后,其中大部分物质还要被重新利用。其中血红素就被重新装配成血红细胞,而另外一种胆红素则基本被废弃了,它被转移到肝脏,进入胆汁。随后,胆汁被排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脂肪的过程,而胆红素沿着肠道一路下行。在这里,胆红素生成胆素原,胆素原生成胆素。和便便混合在一起,被排出体外。  当然,也有部分胆素原是从肾脏排出体外的,所以要是您喝水比较少,小便也是黄的。俺小时候还以黄色小便上火为由,去找大人要零食吃。原因说来也很简单,俺亲爱的妈妈不知从哪里听说,小便发黄,是体内有火,需要口服冰糖水败火。所以,这个民间偏方就被贪吃的小孩利用了。当然,效果是很好的,水喝多了,尿液的颜色自然要浅下来。   由于胆红素是经过肝脏和胆囊进入消化道的,所以得了急性肝胆疾病的人,往往会出现黄疸,样子很可怕,浑身屎黄屎黄的。要从科学道理上说,这“屎黄”还真没叫错,因为都是胆红素和胆素的颜色。还有,新生儿在出生头几周也会出现黄疸,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是生理性的黄疸,原因大概是新生儿胆红素形成相对较多,但排泄功能又弱。只要正常吃奶,很快就会下去。实在不行,就要动用紫外灯照射了。   在各种养生书籍中,都告诉大家,便便中的佳品是香蕉便,黄色圆柱体。这是很有道理的,说明您身体,尤其是消化系统比较正常。顺便说点恶心的事情给大家听听,咱们国家往东,有一个岛国,其中某些人比较变态。他们一种高档大餐,生产者是一些青春少女,只能吃一种巴拿马产的香蕉,然后排泄出正宗的香蕉便出来,是那些变态者心目中的上品食物,号称黄金便当。不知您看了后反应如何,反正俺第一次听说的时候,当场就吐了。香蕉便固然是很名副其实,但要用来吃,这个这个……枪毙了俺也没这个勇气,更别说这“高档大餐”的售价还不菲。据说香蕉便的产量很少,因为一个人如果长年累月只吃香蕉,俺估计她很快就排不出香蕉便,因为其中营养实在太单一了,身体不可能太健康。   再说点高深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总是拉浅黄色的便便,那么他有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吉尔伯特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病,主要是人胆红素代谢有些异常。不过,这种病似乎危害也不是很大,患者在大部分情况下可能根本没有察觉。就算察觉了,似乎也不需要治疗。总之,如果您没有大量吃进去诸如姜黄素之类的食用色素,但便便是很正宗的屎黄色,外形也比较像香蕉,那么恭喜您,基本上比较健康。  可是,如果您如果不幸,发现自己的便便属于五行中的火,就是有红便,那就要小心了…… ■红便是咋回事  如果您去了医院,告诉大夫,说便便是红色的,那往往就意味着您破费了。红便大部分的原因是消化道出血,痔疮就是常见的病症。   由于消化道出血造成的红便也分很多种,如果血液是鲜红色,而且和便便结合并不紧密,那多半是外痔或便秘引起的肛裂出血。如果出血量不大,而且很快就控制住了,那对健康危害程度并不是很大。当然了,这事也要细分,比如说便秘到底是因为什么引起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血液和便便密不可分,是混在中间的,这问题就有点挠头了,有很多病情需要等您确认。比如说,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直肠息肉、结肠癌和直肠癌。尤其是最后两种,要得上了,不死也要脱层皮。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如果带血的便便没有粘液和恶臭伴随,那么问题可能不严重。   一般来说,大肠的各种疾病往往和便秘有关,常年便秘,体内积攒了太多的毒素,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因此俺提醒大家,一定要定时排便,而且最好是早上6点到7点,因为这时候正是大肠经当值,气血主要在大肠经内部运行,最适合排出毒素。通俗点说,消化系统经过一晚上的运转,也会积累很多的垃圾等着排出体外。再说,7点后,属于胃经当令,正好要吃早餐,提前排便,等着腾地呢。  除了定时排便外,还要少吃辛辣食物。尤其是什么水煮鱼、香辣蟹、麻辣香锅、各种变态辣的烤鸡翅。这些东西真是害死人不偿命,俺一个同事某天和狐朋狗友去鬼混,吃变态辣烤鸡翅,用他的话说,一口下去,没咬到肉,都是辣椒末。结果呢,回来后就便秘,然后便血,从此就拉下了一个毛病。为了口舌之欲,弄了一个病在身上,果然是很悲剧呀。  当然,红便也不见得都是疾病,俺喜欢吃西瓜,夏天的时候经常是一天吃半个,第二天早上排便的时候,往往是飞流直下,而且是标准的红便,中间还夹杂着西瓜子。这可不是啥大毛病,只是西瓜吃多了而已,当然这也是不利于养生的。西瓜虽好,但过犹不及嘛。天然白虎汤,是很容易造成各种寒症的,大家切记。  不光是西瓜,各种还有红色色素的食物也能造成红便,天然的有苋菜、胡萝卜,非天然的有苏丹红。这个添加剂据说虽然屡遭打击,但依然顽强生存着,据说在西方国家,这是合法食品添加剂。苋菜倒是没大问题,民间说,这种食物不能和甲鱼同食,不然会中毒。俺以非典型专家的身份告诉你们,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苋菜不能和甲鱼同食。俺奶奶,一个快90的农村老太,当年娘家是打渔的,她提供了一种说法,供大家参考。说是苋菜大量上市的季节,那时候的甲鱼是有毒的,叫苋菜鳖。俺估计她老人家是环保主义者,您没看着,现在连甲鱼孙子都给吃了。苋菜上市的时候,也许是甲鱼正在繁殖的时候,出于不要“涸泽而渔”的中国古老思想,所以大家编出很多故事,来保护这个物种。提前声明,人工养殖的不算。 谈谈其他几种颜色便便   ★绿便:便便除了黄色和红色,其他其实都比较少见。嗯,绿色的稍微多点,就先拿这个说事吧。中国人容易排绿色便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爱吃蔬菜呀。三月四月,菠菜大量上市的时候,素食主义者往往都不少吃,其中的纤维素可不容易消化,所以便便是绿色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大人外,婴儿很容易拉绿色便便。有老人说这是因为婴儿受了惊吓,这个貌似没有什么道理,不过少吓唬孩子还是对的。从科学道理上说,有几个原因,第一母乳喂养婴儿的大便偏酸性,正常情况下,就有淡淡的绿色。第二,配方奶粉中如果添加了大量的铁质,而这些铁质又不能被婴儿全部吸收,产生出来的铁盐,也呈现绿色。上过高中化学的人应该知道,铁盐,例如氧化亚铁,是绿色的。最后一种情况是肠道有炎症,如果便便中带有绿色的粘液,那还是赶紧去医院看看为好。   好,绿色的便便说完了,说说黑色的便便。其实什么颜色,不断加深最终都是黑色。如果您很便秘,那么好不容易才排出的便便往往是黑色。多注意下食品结构,做腹部按摩,多喝水,先把便秘解决了。   ★黑便:除了便秘外,还有一些黑色便便比较可怕,尤其是大便黑而发亮,外观如同柏油,被称为柏油样便的。这可能是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以及胰腺和胆道等上消化道出血。血液中的铁,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铁,从而使粪便呈现黑色。这比较恐怖,去医院查查什么问题吧。可是,就因为这种柏油便便,曾经把俺吓个半死。  某天,俺排了很多柏油便,又黑又亮,从马桶上起来,差点没昏死过去。神仙姐姐啊,黄帝大哥呀,俺没觉得哪里不舒服?咋会这样呢?就在俺准备给娘子交代后事,写点遗嘱的时候,突然一拍脑门。对了,昨天俺一口气吃了很多很多的芝麻,估计是没消化了,这才排出柏油便便,纯属自己吓唬自己。  除了芝麻外,如果您吃火锅,点了不少猪血鸭血豆腐,里面的铁元素和硫化物结合,也是会排出柏油便便的。不用去医院啦,再多吃点粗茶淡饭,跟踪下便便的状况就可以了。★白便:最后,说说白色便便。您见过白色便便吗?没有吧,其实俺也没有。据说可能性有这么两种,第一种是您吃了石膏,比如白虎汤。第二种是您去医院检查,吃了钡餐。那下次排便的时候铁定是白色的,不是您来找我。要说白色便便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您为什么要吃石膏和钡餐。   好了,关于五色便便的事情终于说完了,很对不起黄帝大哥,因为俺始终也没把五行五色和便便联系起来。之所以前面扯了半天五行,是为了吸引眼球用的,其卑劣用心和那些瞎炒作的兄弟没任何区别。这不……黄帝大哥要告我侵权了,俺一会去打官司。也有人说了,五行除了对应五色外,还对应五味呢。对不起,大哥,俺到目前为止,还没尝过便便,将来也不会,宁死不屈。所以便便和五味的故事,还真写不出来。您要有兴趣,而且有种,不妨写出来给大伙见识见识。     从心脑血管病谈心脏和脑的关系 做事用心还是用脑 【byb.cn  大鸟】 中国人常说,用心做事。孟子也说,“心之官则思”,可能的意思是心脏是思考的器官。但按照现代生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句话错了,而且错的很彻底。因为早在几百年前,人类就发现了大脑才是思考的器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到了1863年的时候,法国的医生们甚至明确指出了左脑和右脑的分工问题。于是,在全球范围内,有关心脏和大脑的功能问题,已经基本上下了定论。   浅谈心脏与脑的关系     比较遗憾的是,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当中,对于大脑功能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法。虽然医生们也认识到大脑是思考的器官,但从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并没有大脑的位置。对于这些问题,也有人解释说,中医的人体结构和解刨学说中的各个器官不能一一对应。虽然中医中没有明确的说明大脑的功能,但这些功能实际上都含在“心、肝、胆、肾”这些系统里面了。   当然,这种大而化之的说法虽然在中医体系中可以成立,但到了现代,它不够严谨的毛病可就充分暴露出来了。举个例子,法律意义上“死亡”的定义是什么,对于中医来说,解释起来就很痛苦。但对于西方医学来说,就可以有非常严谨的划分,比如脑死亡的概念。这为医学、法律、甚至人论道德等诸多领域树立了标杆,有了方便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标准。  从上面的文字大家是否会觉得有些遗憾?中国古代那么多的医生,他们为何对人体最显眼的部分---脑袋,视而不见呢?在心脏和大脑功能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的联系?坦白说,俺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否则就要准备西服去瑞典领炸药奖了。不过,尽管回答不了,但这并不妨碍俺思考这个问题。解剖学上的脑,是否真的就隐藏在中医理论中的心、肝、胆、肾中了?解剖学上的心脏,是否又真的只是一个循环系统中的器官呢?   其实不止是俺,就算是现代医学的大本营西方社会中,有关心脏的功能也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当年在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后,一些西方猎奇杂志就说,换心者的思维方式都变了,性格变得有点像心脏提供者一样,这似乎能说明,心脏的功能绝非只是一个血液泵。不过由于这些杂志本身就不严谨,因此大家对这种说法听听就好了,千万别较真。  还是那句话,不能解释不等于不能思索。尽管高级思考的器官确实是大脑不假,但人体很多本能的反应,却未必是经过大脑的。有句话说“某人做事不过脑子”,可是在很多时候,做事还真就未必需要经过脑子。比如说,一个熟练的老司机,他在开车的时候,尤其是遇到紧急状况下的反应,往往都是出于本能。按照某些西方医学的解释,说这种情况下,虽然我们没有意识到,但动作还是基于大脑处理的结果。只不过由于太熟练了,形成了条件反射而已。   真的是这样吗?俺对此非常的怀疑,可是苦于没有证据来反驳。有一次,俺看了一个动物世界的节目,里面有一种说法很有意思,不妨跟大家分享下。 不可忽视的神经节  这个故事说的是犀牛,大家都知道,犀牛是很暴躁的动物,经常没来由的攻击人类或者其他生物。一些犀牛研究学者在调查后发现,犀牛的嗅觉很灵敏,它在嗅到某种不熟悉的味道的时候,常会立刻产生攻击行为。而且,学者们发现,这一系列攻击动作,反应非常快,从嗅到气味到大脑处理,然后大脑发出指令来攻击,需要很长时间,这无法解释犀牛为啥会有如此快的反应速度。因此,学者们认为起指挥作用的不是大脑,而是犀牛体内一个嗅觉神经节。也可以说,这个神经节几乎相当于犀牛的第二大脑。   实际上,在动物的体内,大量存在这种神经节。大家上中学的时候应该解剖过蝗虫,这种小小的昆虫有两个大型神经节,一个叫咽上神经节,一个叫咽下神经节,此外,在昆虫的胸腹部,还分布有其他大小不等的神经节。有科学家认为,脊椎动物的大脑正是由早期无脊椎动物的咽上神经节进化来的。但其他的神经节呢?其实还都在,比如控制我们心跳,自主呼吸等等,都是通过神经节来调节的。这部分器官在生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植物性神经节,其中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如果大家被这部分理论搞的昏头转向,那么俺就举一个人类自己的例子,当你的手碰到火的时候,一定是先缩手,后感觉到疼。其实这个先缩手的反应,就是神经节发出的,疼痛才是大脑的反应。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即便是拥有超级发达大脑的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决策,并不是大脑所制订的。   动物们为什么需要神经节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效率高。如果是下棋,或者说像俺这样在写稿子,那当然是要经过大脑。但是一些本能的反应,比如遇到危险,那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反应越快越好。   神经节这种组织很奇怪,它一方面跟脑(尤其是脑干部位)沟通,另外一方面,它会跟肌肉还有内脏沟通。我们常说,吓出一身冷汗。这个过程也不需要脑参与,神经节自己包办了,顶多是事后知会大脑一下。明白了这个工作原理,就知道中医说魂在肝魄在肺,肾主情志等等,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有神经节还有各种内分泌系统在自动调节着人体。而且很多内分泌器官,本身可能是多功能的,比如说肾脏,它除了是泌尿器官,上面还有肾上腺,由它分泌的肾上腺激素恰恰是调节人们情绪和各种生理反应的重要成分。   既然有了神经节和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存在,那什么是思考的器官这个话题就变得很有意思了。至少,脑没有垄断思考的全部工作。但是回到本文的主题,心脏和脑之间有什么重要联系吗?   尽管这两个器官分别属于不同的系统,心脏属于循环系统,脑属于神经系统,但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大家对此有疑问 ■人体两个重要中心  人类的脑组织是耗能大户,一个脑力工作者,他一天所摄取的能量,可能有一半供应给了大脑。而这些能量,都是依靠心脏和血管给输送过去的。一个心脏不好的人,他的思考能力肯定会大打折扣。就算是一个健康的人,在遭遇到极端环境,比如极度严寒的时候,首先会减少供应脑部的能量。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在特别冷的时候,人很容易神志不清,有强烈的睡觉冲动。这就是大脑能量不足的正常反应。  由这些道理我们可以知道,人体实际上有两大中心,心脏和脑。前者是物质基础,后者则是精神基础。由这两者的关系,俺还联想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现象,就是双都城制。   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有一个被冠以地域方向的名称,比如说北宋、南宋,东汉、西汉,东周、西周。这些称呼当然是后人加上的,可是为什么要加上这些方位名词呢?是由于这些朝代的都城位置所决定的。比如说,东汉首都在洛阳,西汉首都在西安,西安在洛阳以西。实际上,在古代中国,凡是大一统的王朝,都有两个首都,一个是正式首都,一个是陪都。    咱们以明朝为例,明朝首都大部分时间在北京,但是南京也保留了所有首都所应该具备的机构,比如兵、刑、户、吏、礼、工等六部。为什么要这样不厌其烦的设置两套系统呢?各种因素很复杂,但简单的说,主要就是经济原因。明朝首都在北京,北京主要作为行政中心,兼军事中心。但北京庞大的官吏团队,几十万驻守的士兵,是不可能完全由本地物产所供养的。南京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富,通过京杭大运河,由南京收集的粮食、物资被源源不断送到北京。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双都制大体都是这样,第一首都作为行政中心,陪都作为经济中心。长安作为首都的时候,洛阳就是物资供应基地。在唐朝鼎盛的时候,女皇武则天就多次率领官员们去洛阳办公,原因是自然灾害,长安物资出现了短缺,没办法才走。就算到了清朝,乃至于现在,我们国家也都是这样。清朝就不用说了,和明朝一样。现代,我们国家也存在双中心,北京是行政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俺要补充说下,随着珠三角的兴起,这种现象有了一定的改变),只不过京沪铁路取代了原来大运河的作用。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人体心脏和脑的关系理解更深入呢?在古代中国,陪都也具有一定的行政中心职能。那么,是不是可以借此推论下,心脏在某种意义上,也具备一定的神经系统的职能呢?当然,这种说法仅仅是俺的一个假设和推测,实际上未必具备可比性。但是,这种推测真的是完全没有道理吗?  最后,再说下时下有些人对于中医的抨击。中医用药的时候有一些习惯做法,比如君臣佐使之类的。一些现代科学工作者对此嗤之以鼻,说这是中医腐朽落后的体现。俺可不这么看。称呼嘛,本来就有点类似打比方,能用大家熟悉的字眼把道理解释清楚就行了。再说了,人体还有中医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国家管理系统确有相似的地方,为什么不可以相互借鉴类比呢?以前范仲淹就说过,不为良相,就为良医,这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万物运转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观察其他学科种类的发展,对于本职工作有很大好处。当然,对于养生,也是很有好处的。  其实关于人体和社会结构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今天先说到这里,有空的话,俺还要继续跟大家聊聊。,不妨问下自己,是否听说过“心脑血管疾病”的名词。应该听说过,对吧,这就好办了。因为它已经揭示了很多关于心脏和脑之间的联系。  打击“伪养生”不要伤及“真见解” 编辑:BYB.cn■“养生热”图书大降温   【byb.cn】 (转载:北青网)本报讯 受到“张悟本”事件影响,养生类图书近日销量普遍下滑。不少出版社担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家一定要把张悟本和中医分开,现在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不少出版单位向记者反映,“给养生热降降温,也不是坏事,但是我们担心这个事会让市场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觉得中医没用”。   虽然没有收到新闻出版总署全国范围内的下架通知,但北京新华书店不仅把《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全部下架,而且还发出通知读者可以凭销售小票退还此书。在当当网上这本书的销量也急剧下滑,最新24小时内销售数据显示已经从榜首下降到第十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养生类图书近日普遍都出现了销售疲软现象。记者电话询问过几家此类书籍的出版社,销量也出现了大小程度不同的下降。在北京王府井书店由于养生书品种较多,总体销量尚无出现明显的滑落。 ■鱼龙混杂也有“真知”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鱼龙混杂的养生书市场上,也有不少好书或者长销书。真正有医学背景的作者也不在少数。比如写作《小穴位大健康》的李智是北京西苑医院的主治大夫,上过《百家讲坛》讲中医的王鸿谟是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不少出版社高层还告诉记者,中医养生领域比较特殊,其实除了一些有中医医师执业资格或者科班出生的专家作者,民间也确有一些“高人”,仅仅依靠学历判断一个作者的话是不是有道理也是有失偏颇的,“中医界很多名医都没有过硬的学历,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真知灼见’”。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金丽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一定要把张悟本和中医区分开来,也不能完全将一个人的身世学历和他的理论混淆在一起,张悟本确实有太过的地方,但是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而伤及中医本身”。■出版养生书籍还需严把关   出版过诸多养生类畅销书的凤凰联动总经理张小波告诉记者,张悟本这个事件给了大家一个警醒,出版此类书籍一定要在选题内容和作者资质认定方面严把关。   张小波认为,养生书到未来一定要回归常识,“前几年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状态是不正常的”。对于作者的资质也要“正本清源”,他向记者透露现在正在尝试和301医院、协和医院等机构合作,在西医保健方面也将有所动作。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家在养生书领域没有任何准入制度,以至于养生书市场鱼龙混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社其实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成天担心出事儿。文化旁白-专家为何写不出畅销书?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出版社都抱怨道,专家里能深入浅出做科普工作的人太少。“真正科班出身、有资质的无论上节目还是出书,影响都不如张悟本之类受欢迎……”一位图书编辑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专家和老百姓双方都有责任。张小波说,很多专家说话老百姓听不懂,群众心态也有问题,迎合老百姓追求养生“速成”法,通常“得病不用吃药的”最受欢迎,而真正的医生不可能告诉你得病不吃药。   在很多人看来,像张悟本这样的“养生大师”之所以能够红火,因为他是面向市场的,他更明白市场需要什么,“就像现在娱乐明星是大众娱乐文化的产物,他们更适应‘舞台’表演”。他们与真专家注定了谈论问题的方式将有所不同,应了一句古话,“无知者无畏”,外行比内行敢“忽悠”。   尽管如此,我们的“内行”也不是没有可以向“外行”学习的地方,在保持严谨态度的基础上,用更“适合老百姓”的语体说话,说群众关心的问题,或许是我们的“内行”亟须改进的地方。   “科普不等于用干瘪的语言说真正的道理,那些伪养生畅销书是用鲜活的语言说虚假的道理,为什么比干瘪的语言说真正的道理要畅销?”一位读者感叹道。 毛泽东:中医为中国对世界贡献之首  编辑:BYB.cn毛泽东对中医的认识历程   【byb.cn】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总结而逐步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相信和重视发展中医药,都是他的一贯主张。   没有专门学过医的毛泽东,在学习历史和社会经验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中医药学辩证思想和中医药学思维方式,他倡导的中医药发展思想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毛泽东在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  早在1913年,毛泽东就曾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对中西医学方面的最早论述。  1928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生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用中西两法治疗。”   那时,在井冈山红军医院里,有西医也有中医,许多内科病都是用中医治疗,多数是采用自制中草药。毛泽东曾经指出:鉴于根据地缺医少药,必须发挥中医中药的作用。他说:“草医草药要重视起来,敌人是封锁不了我们的。”当时,红军医院收容200多名参加反“围剿”的伤员,全部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病伤。中医药以它不可低估的药用价值,挽救了许多红军战士的生命,帮助红军度过了艰难岁月。  在延安时,由于环境条件恶劣,毛泽东曾患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往往痛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吃了不少西药,仍不见效。一次,开明绅士、名中医李鼎铭到杨家岭来看望毛泽东。他为毛泽东切脉之后,很自信地说,吃四服中药就可以好了。那时,中西医之间矛盾尖锐,毛泽东身边的医生都是西医,他们不同意毛泽东服用中药。 毛泽东则力排众议,坚持把李鼎铭开的四服中药吃了下去。吃完后,疼痛果然消失,胳膊活动自如了。这更使毛泽东认识到中医药的神奇功效。毛泽东又介绍李鼎铭为八路军的干部、战士治病。很快,中医中药成了八路军必不可少的医疗方式。不久,李鼎铭还为八路军培养了一批中医,他们活跃在各个部队。   1949年9月,毛泽东在接见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从保护和发展中医药这一宝贵的祖国文化遗产出发,提出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   1953年,毛泽东在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此说似乎不无戏言成分,但他把中医摆在“三大贡献”之首,表明了其对中医的情结。   1954年,毛泽东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同年,他又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医,于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毛泽东还接见了第一任院长鲁之俊。  1956年,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指出:“应该学外国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要发展中国的新医学。”并说:“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套用外国的东西。”他还说,历史上中医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从不拒绝接受外来的好东西,比如中药胖大海,实际上是进口货,但中医拿过来了,现在谁能说它不是中药呢?中医得到发展,是由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对卫生部党组《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的批示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毛泽东的一系列讲话和批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延安时期,针对有些西医看不起中医,毛泽东指出: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   有关中西医结合发展创新的思想,毛泽东早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就提出了要“用中西两法治疗”。在延安时,毛泽东对名中医李鼎铭说:“现在延安有些西医看不起中医,你看边区的医药事业应如何发展?”李鼎铭说:“中西医各有所长,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取得进步。”毛泽东说:“你这个想法很好,以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  在学习方法上,毛泽东曾认为中医带徒的方法也很好,一面教读医书学理论,一面带他看病,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法很先进,带一个出一个,很少出“废品”,所谓“名师出高徒”不是一句空话,因为他们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懂理论与实践的不可分割。  1944年10月30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的演讲中谈道:针对150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内,还有100多万文盲,2000个巫神,迷信思想还在影响广大的群众。……新医的任务“是联合一切可用的旧知识分子、旧艺人、旧医生来帮助、感化和改造他们,为了改造,先要团结”。   在毛泽东中西医结合思想影响下,陕甘宁边区医务界在延安最先开展了西医学习中医的活动。许多西医虚心拜中医为师。例如,鲁之俊、朱琏等就曾拜老中医任作田为师,学习针灸知识。陕甘宁边区政府表彰了任作田与鲁之俊团结中西医的成绩,并授予他们特等模范奖。   1949年9月,在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上,毛泽东对中央军委总卫生部部长贺诚和各大军区卫生部部长作了明确的指示:你们的西医只有一两万,力量薄弱,你们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这一题词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卫生工作方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1955年1月,毛泽东在一次关于中医工作的讲话中说:中国6亿人口的健康主要是靠中医,不是靠西医,因为西医的人数很少,中医对人民健康的作用是很大的。中国医药有悠久的历史,对人民有很大的贡献,要建立机构研究中医药,应按对待少数民族政策那样对待他们,各机构中应有他们的成员。对有本事的中医要当专家看待,按专家的待遇对待。  1954年,毛泽东发出“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要抽调100名至200名医科大学或医学院的毕业生交给有名的中医,去学他们的临床经验,而学习就应当抱着虚心的态度。西医学习中医是光荣的,因为经过学习、教育、提高,就可以把中西医界限取消,成为中国真正统一的医学,以贡献于世界。   1955年12月,在中医研究院成立的同时,全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开学,从全国调来76名有经验的西医脱产两年半学习中医。从1955年底到1956年初,卫生部又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天津等地举办了6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从全国范围内抽调部分医学院校毕业生及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西医参加,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治疗技术两年半。参加学习的共有300多人。1955年9月间,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等地的中医学院相继成立。  1958年10月11日,卫生部党组向中央写了《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毛泽东作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著名批示。在这一批示中,毛泽东还指出:“我看如能在1958年每个省、市、自治区各办一个70人至80人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以两年为期,则在1960年冬或1961年春,我们就有大约2000名这样的中西医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毛泽东的批示,极大地鼓舞了西医学习中医的积极性。据1960年全国西学中经验交流会时统计的资料,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有37个,学员2300余人,在职学习中医的有36000余人。高、中级医药院校,也大多开设了中医学课程,培养了一大批西学中人员。其中,大多数成为以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为今天中医药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毛泽东认为:“学习各国的东西,是为了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西方的医学和有关的近代科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化学、解剖学等,这些近代的科学都要学。但是,学习西医的人,其中一部分又要学中医,以便运用近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整理和研究我国旧有的中医中药,以便使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在这里,毛泽东最先指出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内涵。针对歧视、排斥中医的现象,毛泽东严肃地指出:几年来,都解放了,唱戏的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中医还没得到解放■近百年中医兴废历史  近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歧视、消灭中医的沉痛教训。  尽管中医药教育长期以来以“祖传师承”、“开办学校”两种方式在民间延续着,但在1922年北洋政府时期颁布施行教育系列方案时,中医药学就被排斥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此举曾引起中医界的抗争,引发了近代中医抗争运动。国民党政府在1929年曾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方针;1936年又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的谬论。国民党当局始终也没有同意中医办教育。   随着西学东渐,特别是抗生素等药物的产生和应用,西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传统的中医药学临床应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何认识中医药,怎样利用中医药,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充分肯定中医药学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医药学的历史局限性,即缺少现代科学的解释,应加以提高。他说:“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我们对中医必须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必须批判地接受这份遗产,必须把一切积极因素保存和发扬”。   新中国成立初,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倾向。一是有些人对中医抱着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说中医“不科学”,中药“不卫生”。二是在中医界内部,有些人把中医神秘化,认为中医“百病皆治”、“完美无缺”,不需要用现代科学、也不能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加以整理和研究。因此,团结中西医的方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几年里,卫生部门领导也一直没有认真执行。   1951年,卫生部的个别领导公开发表文章,称中医为“封建医”,把中医中药知识看作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应该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被消灭。这一错误观点流传很广,并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成为有些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部实行排挤和逐步消灭中医的理论依据,从而引起广大的中医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1951年5月1日卫生部公布的《中医师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与1952年10月4日公布的《中医师考试暂行办法》,均规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过于苛刻的办法,使大多数中医不能合法执业。在国家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中,中医药治疗费用不能报销,中医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1951年12月,卫生部发出的《关于组织中医进修学校及进修班的通知》,尽管目的是组织中医进修业务,但讲授的大都是西医课程。对中医的提高和改造要求过高过急,不是从保持中医传统的理论和医疗特色出发来发展中医,而是错误地认为中医必将被西医代替,由城市到乡村,由乡村走向自然淘汰。   当时,由中央卫生部直接领导的中医师资格审查,仅就华北地区68个县来讲,竟有90%以上的中医师被认为是“不合格”的。对中医师的考试,由于多为西医内容,使得大多数中医师被淘汰。如在天津中医师考试中,其结果仅有1/10的中医师通过。在高等教育中没有中医药这一学科,使得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问题没有着落。   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认为中医不科学而歧视、排斥中医的现象,毛泽东在1954年就及时纠正说:“中医对我国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有六万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民所以能够生衍繁殖,日益兴盛,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卫生保健事业所起的作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首先应归功于中医。”他又说:“中西医比较起来,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西医传入中国不过几十年,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疾病诊疗仍靠中医的仍占五万万以上,依靠西医的则仅数千万(而且多半在城市里)。因此,若就中国有史以来的卫生教育事业来说,中医的贡献与功劳是很大的。祖国医学遗产若干年来,不仅未被发扬,反而受到轻视与排斥,对中央关于团结中西医的指示未贯彻,中西医的真正团结还未解决,这是错误的,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错误一定要纠正。首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要改变。”  1955年,毛泽东在一次会上又严肃指出:几年来,都解放了,唱戏的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中医还没得到解放。中医进修西医化了。看不起中医药,是奴颜婢膝奴才式的资产阶级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影响中西医团结的错误倾向,毛泽东和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54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转国务院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卫生部于1955年2月2日发出《关于取消禁止中医使用白纸处方规定的通知》,旨在取消对中医行医的限制。1956年11月27日,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废除中医师暂行条例的通令》。《通令》称:本部在1951年5月1日公布的《中医师暂行条例》,与党的中医政策精神相违背,使中医工作受到严重损害,特此宣布废除。  1954年下半年,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各大医院,开始吸收中医参加工作,并设置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公费医疗也明确规定中医看病吃药准予报销。据1958年统计,当时全国已建立了300多家中医医院。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指引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吸收中医参加领导工作并设置中医管理机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医的政治地位。     毛泽东接受中医治疗   毛泽东风趣地对施今墨说:“你们同行是不是冤家啊?”  毛泽东不仅关心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与许多名医都有交往,请他们看病,甚至与他们亲切长谈。有一次,毛泽东宴请一些知名人士,其中就有北京四大名中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施今墨与著名西医专家黄家驷、林巧稚等同桌。毛泽东风趣地对施今墨说:“你很有名啊,我在年轻时就听说过你。你们同行是不是冤家啊?”施今墨回答:“主席,我们团结得很好,互相很尊重。”毛泽东听了很高兴。  1955年,上海名中医章次公先生被调到卫生部任中医顾问。不久,中央“四老”之一的林伯渠患病颇重,呃逆月余不止,章次公赴治,三剂药治好了林伯渠。中央办公厅一位同志在闲谈时对毛泽东说:“卫生部新来了一位老中医章老,那医术可神了……”接着又将林老案例讲给毛泽东听。毛泽东高兴地说:“我早对你们讲过,中医不比西医差嘛,你们还不信。”过了几天,毛泽东身体不适,指名请章次公为他看病。此后,毛泽东曾两次约请章次公彻夜长谈中医学。他看过不少中医书,提了许多问题,章次公均对答如流,毛泽东会心地说了一句:“难得之高士也。”   1957年夏天,中共中央在青岛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其间,毛泽东到海水浴场游泳时,不慎得了感冒,加上失眠的困扰,病情日渐严重。随行的保健医生用西药治疗,效果不好。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得知后,便推荐山东著名的老中医刘惠民给毛泽东看病。因为刘惠民大夫开起药方来多用一般医生不太敢用的毒性较强的药材,因此,保健医生和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表示担心,不同意毛泽东吃。刘惠民也因事关重大而心有顾忌,一再表示:“药方可以开,但必须由舒书记的夫人亲自跟我去药店抓药、亲自煎药,并亲自看着主席喝下去才行。”   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舒同当即表示:“刘大夫治感冒的药我吃过,的确很灵。他要求由我的爱人给主席煎药,我同意。万一有问题,由我们夫妻负责。” 最后,征求毛泽东自己的意见。毛泽东虽在病中,但仍不失幽默地说:“舒同同志担保了的,我不怕!” 于是,舒同的夫人石澜便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担当起了为毛泽东抓药、煎药的特殊任务。 3天后,毛泽东的感冒症状完全消失了,而且睡眠也逐渐好起来。毛泽东感到特别高兴。 毛泽东问起刘大夫的药方里有一味“酸枣仁”是起什么作用的,为什么要“生、熟合起来捣”。舒同夫人石澜回答:“药用的酸枣仁,数陕北的最好。当年在延安,主席您住过的那个杨家岭满山都是酸枣树。我们常去摘一些酸枣回来,放在衣兜里当水果吃。酸枣仁这东西,生吃能提神,炒熟了吃能安神。生、熟捣碎入药,就能同时发挥两种作用,平衡中枢神经。所以您不仅感冒好了,睡眠也好了。这正是刘大夫的高明之处呀!” 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对坐在一旁的舒同说:“看看,你的夫人讲得多细,将来可以改行当医生了!”11月,毛泽东应邀赴莫斯科参加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刘惠民被指定为保健医生,随同毛泽东前往。1959年冬,刘惠民为毛泽东诊治感冒。在开处方时,毛泽东忽然提了个问题,问刘惠民民间常说的“上火”怎样解释。刘惠民用中医理论解释后,毛泽东笑着说:你讲的这些我不懂啊,你看怎么办?刘惠民略微思索一下,回答说:“西医学了中医,再用中医的话讲出来,主席就懂了。”毛泽东听后,非常高兴地站起来,说:“对喽,所以我说,关键的问题在于西医学习中医。”  毛泽东接受中医治疗最精彩的一幕是针拨治疗白内障。1974年底,毛泽东患老年性白内障,双目已近失明。经过慎重考虑,中央决定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眼科专家唐由之为毛泽东实施针拨术。中医传统方法中有一种“金针拨障法”,民间失传已久,但该方法已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继承下来并有所发展和改进,唐由之是主要负责专家。毛泽东知道后,欣然同意做手术。  1975年7月23日,唐由之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毛泽东示意播放古典乐曲《满江红》,其心率、血压一直正常。  做了白内障手术后,需要休息几天,但毛泽东只隔一天就忙着看起书来,唐由之劝阻不住。毛泽东看了一会儿,果然感到眼睛不舒服,便停下来说:“唐由之啊,我们的争论,你胜利啦!”他还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做了一个“V”字形手势。唐由之说:“主席,您亦胜利了,因为您要我们用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今天给主席做的白内障手术,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引下研究成功的。”毛泽东听后会意地笑了。毛泽东:“祝针灸万岁!”  中国的针灸,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针灸的起源,可能比药引还要早,是我国最宝贵的医学遗产之一。针灸疗法以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疗效迅速、安全经济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针灸疗法在中国人民对疾病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我国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但是,自西医传入中国以来,由于崇洋媚外思想的影响,有一些人忽视广大人民群众对针灸治病的实际需要,一味地说中医针灸“落后”、“不科学”,是“土东西”,全盘加以否定。   毛泽东熟读史书,对历史上针灸的治疗作用非常了解。他在读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时就知道,约在公元前5世纪的扁鹊,用针刺法使昏迷不省人事的“尸蹶”病人苏醒过来,经过其他综合治疗,使病人完全康复,被誉为“起死回生”的妙术。《后汉书·华佗传》里,也记载有华佗用针灸治曹操顽固的“头风”。毛泽东在读《旧唐书》时,熟悉名医甄权的传记,当时鲁州刺史库狄苦于“风痛”,两手无法拉弓射箭,虽经不少医生治疗均未奏效,后请甄权诊视。甄权认为只需针刺一次即能痊愈。果然在针刺“肩髁”穴后,两手即能引弓而射。《宋史·许希传》里也讲到宋仁宗的病被许希用针刺医好。这些史书所述,都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世纪以后,清政府对针灸疗法蛮横地加以排斥和打击,并于1822年下令永远停止在“太医院”中施行针灸疗法。从此针灸被当成“土东西”而被忽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张对包括针灸术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批判地吸收继承。他认为:“针灸是中医里的精华,要好好地推广、研究,它将来的发展前途很广。”   1955年4月,毛泽东在杭州邀请著名针灸专家、卫生部副部长朱琏一道吃晚饭。在跟朱琏谈天的时候,毛泽东说起了她的《新针灸学》一书。这本书是3月23日送呈毛泽东的。毛泽东不但全看了,而且颇为赞同其中说到的针灸与现代医学理论发展的关系。毛泽东对朱琏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理论,对针灸治病的神秘提供了解释的钥匙。反过来针灸又能够给它提供丰富的实际材料。如进一步研究,一定可以发挥更大的效果,丰富与充实现代的医学,研究针灸,对医学理论的改革将发生极大的作用,是吗?”他征询朱琏的看法,朱琏肯定地回答说是的。毛泽东也频频点头:“很好,医学理论的确要改革。”  开饭了,菜有几盘,却不奢侈。大家都举起面前的酒杯。毛泽东也站起来,举杯说:“今天——”他沉吟着,该说什么祝酒词呢?  叶子龙接过话说:“今天祝各界大团结万岁。”  毛泽东说:“不是。今天——是祝针灸万岁!”他环顾几个在座的大夫,自己先喝了一口酒,接着说:“你们不要以为针灸是土东西。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是科学的,将来各国都要用它。”  他打手势让大家都坐下,自己也放下了酒杯,接着说道:“中医的经验,需要有西医参加整理,单靠中医本身是很难整理的啊。”  在毛泽东的鼓励和支持下,朱琏著的《新针灸学》被译成数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在毛泽东“针灸是科学的”正确思想指引下,中国的针灸疗法获得了飞跃发展。针灸不仅在民间广泛地流传和应用,满足了人民群众医疗上的需要,而且不断走出国门,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和信赖。  1971年7月,美国《纽约时报》驻华盛顿办事处主任詹姆斯·雷斯顿来华访问。《纽约时报》是美国的一份大型传统日报,以及时、准确、权威而著称。该报十分重视选择头版要闻,对于较长的文章,经常是第一段登在头版,其余部分则登在后面。詹姆斯是美国资深记者,擅长时政报道,获过多次新闻大奖。这年7月,詹姆斯被派往中国采访,在北京参观了很多单位,包括到中医院参观针灸治疗。他在访问中不幸患上阑尾炎,在北京一家医院接受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当时周恩来指示:一定要把手术做好,千万不能感染。术中使用的是常规药物麻醉。术后他感到腹部不适,便接受了针灸治疗。回美国后,詹姆斯于7月26日在《纽约时报》头版发了一篇报道,标题是《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手术》,头版只登了一小段,而文章的主要部分登在第6版上,正题为《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切除手术》,文章占了将近一整版,并配有作者访问北京一家中医院针灸诊疗室的照片。詹姆斯当时已经62岁,由于他的不平凡的经历和《纽约时报》在新闻界中的地位,在一般美国人心中,像这样的记者写出的文章可信度是极高的。动手术可用小小的银针来麻醉,病人不觉疼痛,还可治疗好多病,没有毒副作用,这在西方可是从来没有过的神奇事。当时又正值白宫刚刚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华,美国公众对东方大国——中国有一种神秘感,从而使针灸医术的神奇疗效在美国民众中引发了浓厚兴趣。  1972年,尼克松首次率团访华,参观了中国的“针刺麻醉”胸外科做肺切除手术,神经外科做颅脑肿瘤的切除手术,看到病人都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开胸、开颅等大型手术,感到十分惊奇,难以理解。在向尼克松赠送的礼品中,还有一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中国针刺麻醉》一书。代表团返美后纷纷宣传“针刺麻醉”的神奇,再一次引起美国民众的浓厚兴趣,特别是美国医务界对中国针灸医术开始有学习的愿望。中医针灸也随之传入美国,并在世界上产生了“中医热”和“针灸热”。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一篇:双下肢可凹陷性水肿治疗大概需要多少钱 下一篇:为什么会出现乳头皲裂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更多

如何去胃火体内湿热口臭

回答:要去胃火,改善体内湿热口臭,患者可通过服用中药调理,例如:清胃散、玉女煎。这两种药物都能够...

医生医院推荐

杨等

杨等 主治医师

北京老年康复医院
擅长: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小儿骨科康复,骨关节...
刘向春

刘向春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擅长:骨关节炎,肩周炎,肩袖损伤,骨质疏松症,...
张鹏

张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擅长:对骨伤科常见及多发性疾病:颈椎病、腰椎间...
邓微

邓微 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如老年心脑血管病、老年...
崔丽梅

崔丽梅 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代...

药品推荐

HORAE 蚕茸柱天胶囊

HORAE 蚕茸柱天胶囊

四川豪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

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

Temmler Werke GmbH
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

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

Temmler Werke GmbH

医疗资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热门疾病 / 症状推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背部 > 脊柱后凸
概述 | 症状起因 | 鉴别诊断 | 如何预防 | 饮食禁忌 | 治疗方法 | 经验分享 |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