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进是指由于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或者血液性疾病继发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患病后病人会出现脾脏肿大并产生贫血、头晕等血细胞减少的症状。脾脏切除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手段,待到患者脾脏切除后,血象就可以恢复正常,症状方面也会缓解。
脾功能亢进俗称脾亢,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患有脾功能亢进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这种疾病的危害较大,严重的影响了人的生理和生活。各位要了解脾功能亢进的相关症状,这样才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病情,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接下来就带各位重点了解一下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脾功能亢进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充血性脾大,可伴有或不伴有肝功能减退。脾脏多为轻度到中度的增大,少数患者为巨脾。当患者脾脏明显增大时,还会出现饱胀感或者牵拉感等腹部不适感觉,此外若过大的脾脏压迫胃肠的话,患者还会出现消化系统方面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脾功能亢进一般都有脾脏肿大,但不是所有的脾脏肿大都因脾功能亢进引起,脾脏肿大与脾功能亢进之间并不是相互促成的关系。
2、脾功能亢进还会出现血细胞减少的相应症状。当红细胞减少时患者会出现心悸、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缺血症状。当粒细胞减少时患者会出现发烧、精神不佳、全身乏力、食欲变差等症状。当血小板减少时,患者又会有感染和出血的症状,但这两种症状和体征不一定明显或很轻微,但若同时伴有肝功能减退时,出血症状就会很严重。
以上便是对脾功能亢进临床表现的介绍,患者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确诊。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通常选择脾切除手术,但是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症、骨骼硬化症而引起的脾亢不适合使用脾切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并且做到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