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阴阳两虚,气血不足。
治法:调阴阳,补脾肾,兼益气血。
主要药物;黄芪、党参、白术、白芍、生地、古方益气血散。
经过治疗后,面色转华,精神较好,畏寒低热清除,出血斑点由减轻到逐渐消失,大便正常,食欲良好,治疗10个月后血象上升,舌苔薄,质淡转红润,脉细,停药也一年多,血象正常。
肾阴阳两虚中医分析:
正虚是指气血阴阳亏损和脏腑功能障碍,尤以脾肾两虚为主,可分为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四型分别论治。
脾肾气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酸,腿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夜尿清长,甚则畏寒肢冷,腰部发冷,脉象沉弱,舌淡,有齿痕。治法:益气健脾补肾。方药:古方益气血散:炙甘草,制半夏,陈皮,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等。若见形寒肢冷,面色惨白,腰膝酸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脾肾阳虚较甚者,可改用实脾饮或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脾肾。此型多见于CRF早期,水气、瘀血之症未露,浊邪滞留之症不甚,以虚为主者。用药但求平和,补气不可壅中滞邪,温肾不可伤阴化燥,更不可妄投寒凉攻下之品,否则易变生他证,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