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性晕厥提示心脏流出道梗阻,主要由于主动脉瓣狭窄。这种晕厥反映了由于劳力时不能增加心排血量,周围血管同时发生扩张而引起的脑缺血。低血容量和正性肌力药物可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病人流出道梗阻加重,可能突然发生晕厥。晕厥常发生在运动后即刻,其原因为静脉回流减少,左房压降低及心室充盈减少。
劳力性晕厥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一、反射性晕厥
1、单纯性晕厥:又称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减压性晕厥。临床上较多见,晕厥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疼痛、高温、神经紧张、恐惧、情绪激动、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疲劳、持续站立、饥饿、妊娠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后期。晕厥前期历时较短,一般为15-30s,如果在此期迅速立即平卧,则前驱症状消失,前驱症状多为头晕、恶心、苍白、出汗等。晕厥期的表现也为暂时性的,历时一般为30s到2-3min,表现为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四肢软弱无力,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微弱、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应注意有无尿失禁、肢体抽搐、咬破舌头等。晕厥后期症状可有短暂性的无力或头昏等,一般恢复较快,无明显后遗症状。应注意与癫痫、癔病及眩晕的鉴别。癫痫发作时,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发作时有意识丧失,可有尿失禁,肢体抽搐、咬破舌头等,脑电图及脑CT或MRI有异常发现。癔病发作时多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时无意识消失,对周围的人与物有反应。眩晕病前多无明显的诱因,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或运动错觉。患者感到外界环境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或摇晃,是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
2、直立性低压性晕厥:患者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位时,血压迅速下降而导致脑血流量不足,出现晕厥症状时叫做直立性低血压。
3、排尿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发生于排尿,或排尿结束时,引起反射性血压下降和晕厥。最常发生在病者午夜醒来排尿时,清晨或午睡起来排尿时也可发生。
4、颈动脉窦性晕厥:又称颈动脉窦综合征,是由于颈动脉受刺激、颈动脉硬化或其邻近病变、衣领过紧时发生。如颈动脉窦附近有肿瘤、炎症、外伤、受到牵拉或颈动脉窦受到外力的压迫等导致颈动脉窦性晕厥发作。临床上可分:
迷走型:有反射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有房室传导阻滞;
减压型:主要表现为血压显着下降;
中枢型:主要表现为晕厥,而血压和心率表现不明显。在临床上做颈动脉窦加压实验时,可使心率变慢或血压降低或引起晕厥发作。
5、仰卧位低血压性晕厥:主要见于孕妇后期,腹腔内巨大肿瘤、血栓性静脉炎、下腔静脉内膈膜样阻塞及静脉原发性平滑肌瘤等。主要表现为:仰卧时患者血压骤降、心率加快及晕厥发作。发生机理主要是因为肿物机械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液突然减少而怪致。
二、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主要是由于心脏停搏,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导致心脏的排血量突然下降,脑供血不足面致晕厥发作。直立时发病,无明显的先兆表现多提示心源性晕厥或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如果在仰卧位发病的晕厥多能提示为心源性晕厥。
三、脑源性晕厥
1、脑局部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高血压病、妊娠高毒症以及肾小球肾炎等,可能使血压突然上升,患者突然头痛、呕吐、甚至晕厥发作、全身押搐、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以及高颅压征候群等表现。脑源性晕厥引起晕厥的时间一般较长。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也可引起局部脑供血不足而导致晕厥发作。当晕厥发作时因血压下降和血流量较慢而有导致脑血栓形成的可能。
2、脑组织本身病变导致的晕厥:主要是影响了脑干血管运动中枢,发作时间可较长,预后不好。主要见于:脑干肿瘤、类症、变性、乃高位脊髓病变等。
3、其他:某些药物如镇静剂、安定剂、麻醉剂等可抑制中枢神经血管运动中枢导致晕厥发作。
四、其他
由于引起晕厥的病因较多,根据不同的诱因称为不同的晕厥,如吞咽性晕厥、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局部供血不足怀晕厥、神经组织本身病变、颅内损伤引起晕厥等,以及如过度换气性晕厥,低血糖性晕厥,严重贫血性晕厥、哭泣性最厥等。
晕厥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身体失控,既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典型的晕厥发作时间短暂,意识丧失时间很少超过20-30秒。部分晕厥发作之前出现头晕、耳鸣、出汗、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此期称为前驱期。发作之后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之为恢复期。因此,晕厥的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晕厥通常不会产生逆行性遗忘,且定向力和正确行为常迅速恢复。
劳动性晕厥常发生在运动后即刻,长时间的晕厥可引起癫痫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