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复禾健康网发病机制
1.病理肛管直肠周围感染可分为3个阶段:①肛腺感染阶段;②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阶段;③肛瘘形成阶段。
肛腺感染后在内外括约肌之间生成脓肿,然后沿联合纤维向各方面蔓延,发生各类脓肿。向下达肛周皮下形成肛周皮下脓肿;向内至肛管皮下组织内形成脓肿或破溃;向外穿过外括约肌至坐骨直肠窝形成坐骨直肠窝脓肿,有时继续向上穿过肛提肌形成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脓肿可围绕肛管及直肠的下部由一侧蔓延到另一侧形成马蹄形脓肿。
2.分类
按感染病菌分类:①非特异性肛周脓肿:由大肠埃希杆菌、厌氧菌等混合感染引起;②特异性感染:临床较为少见,以结核性脓肿为主。
按脓肿部位分类:①肛提肌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低位马蹄形脓肿等;②肛提肌上脓肿: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和高位马蹄形脓肿等。
按脓肿的最后结局分类:Eisenhammer将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分成瘘管性脓肿及非瘘管性脓肿2大类。①非瘘管性脓肿:凡与肛窦、肛腺无关,最终不残留肛瘘者,均属非瘘管性脓肿;②瘘管性脓肿:即为经肛窦、肛腺感染而致,最后遗留肛瘘者。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