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红眼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类滴眼液、抗病毒类滴眼液、抗炎类滴眼液、人工泪液和抗过敏类滴眼液。红眼病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或干眼症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
细菌性结膜炎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或氯霉素滴眼液。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适用于眼睑红肿、黄绿色分泌物增多的症状。使用前需明确无药物过敏史,避免与隐形眼镜同时使用。
病毒性结膜炎可选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或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此类药物能抑制病毒DNA复制,对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显著。常伴有水样分泌物和耳前淋巴结肿大,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普拉洛芬滴眼液可缓解充血和疼痛,糖皮质激素类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短期使用。适用于过敏性结膜炎或术后炎症,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眼压升高,需定期监测。
玻璃酸钠滴眼液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能改善干眼症导致的红眼症状。通过补充泪液成分维持眼表湿润,适合长时间用眼、空调环境下的人群,每日可多次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类型。
奥洛他定滴眼液或氮卓斯汀滴眼液可阻断组胺受体,快速缓解眼痒和充血。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远离过敏原,冷敷能增强止痒效果,严重时需配合口服抗组胺药。
红眼病患者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和共用毛巾。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A、C,适量食用蓝莓、胡萝卜等护眼食物。急性期暂停佩戴隐形眼镜,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症状持续48小时无改善或伴视力下降、剧烈疼痛时需及时就诊,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需完成全程用药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