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周冬 副主任医师

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鹅口疮可能由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使用抗生素、真菌感染、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鹅口疮可通过抗真菌药物、口腔护理、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治疗。

1、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是鹅口疮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在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中更为常见。免疫力下降会导致口腔黏膜对真菌的防御能力减弱,白色念珠菌容易在口腔内繁殖。治疗上可通过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保证充足睡眠等方式增强免疫力,同时配合局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

2、口腔卫生不良:口腔卫生不佳会导致细菌和真菌在口腔内大量繁殖,增加鹅口疮的发病风险。食物残渣、牙菌斑等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建议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抑制真菌生长。

3、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平衡,抑制有益菌的生长,导致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治疗上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抗生素使用,必要时停用或更换药物,同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胶囊口服治疗。

4、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是鹅口疮的直接原因,这种真菌在特定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导致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感染可能与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共同作用。治疗上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口腔贴片,每日一次贴于患处,连续使用7天。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5、慢性疾病:糖尿病、艾滋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鹅口疮,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为真菌感染创造条件。慢性疾病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提高免疫力。可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每日一次,每次10ml,连续使用14天。同时注意口腔护理,定期复查。

鹅口疮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