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婴儿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可通过局部抗真菌治疗、保持口腔卫生、调整喂养方式等方式缓解。该病可能因免疫力低下、口腔卫生不良、使用抗生素等因素诱发,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进食困难、烦躁不安等症状。
1、局部治疗: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混悬液10万单位/ml涂抹患处,每日3-4次;或使用咪康唑口腔凝胶2%,每日涂抹2次。治疗期间需注意药物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2、口腔护理: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柔清洁婴儿口腔,每日2-3次。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或刺激性清洁剂,以免加重症状。
3、喂养调整:母乳喂养时,母亲需注意乳头清洁,避免交叉感染。人工喂养时,奶瓶、奶嘴需彻底消毒,避免细菌滋生。适当调整喂养姿势,减少口腔摩擦。
4、免疫力提升:保证婴儿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益生菌,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免破坏口腔菌群平衡。
5、环境改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境。婴儿用品如毛巾、衣物需定期消毒,避免细菌滋生。注意婴儿手部清洁,防止感染扩散。
婴儿鹅口疮的治疗需结合日常护理,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汁、猕猴桃,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母乳喂养的母亲可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提高乳汁质量。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婴儿症状变化,若未见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