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结石患者可通过低脂饮食、高纤维摄入、充足水分补充、优质蛋白选择、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式调节饮食。胆结石形成与胆汁成分失衡、胆固醇过饱和、胆囊收缩功能异常、细菌感染、遗传代谢缺陷等因素相关。
1、低脂饮食: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40克以下。优先选择橄榄油、深海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避免胆囊因高脂饮食强烈收缩诱发疼痛。
2、高纤维主食:每日摄入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粗粮30克以上,搭配芹菜、南瓜等非淀粉类蔬菜。膳食纤维可促进胆汁酸排泄,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建议分餐制减少单次消化负担。
3、足量饮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晨起空腹饮用300毫升温水刺激胆汁排放。可交替饮用淡绿茶、玉米须茶等利胆饮品,避免浓缩果汁、碳酸饮料等含糖量过高饮品。
4、优质蛋白:选择清蒸鱼、鸡胸肉、豆腐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每日摄入量按1.2克/公斤体重计算。烹饪时采用蒸煮炖方式,避免红烧、煎炸等用油方式,急性发作期需暂时限制蛋黄摄入。
5、忌口清单:严格禁食辣椒、咖喱等辛辣调料,避免洋葱、大蒜等产气食物。限制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料,酒精类饮品会干扰胆汁代谢,生冷食物可能诱发Oddi括约肌痉挛。
胆结石患者需建立规律进食习惯,每日5-6餐定时定量,餐后30分钟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胆汁排空。合并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应禁食并就医,慢性期可尝试山楂、乌梅等具有促胆作用的药食同源食材,定期超声监测结石变化情况。体重超标者需通过饮食运动结合方式缓慢减重,避免快速减肥导致胆汁淤积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