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胆囊切除后会有影响吗

董兆如 副主任医师

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对消化功能产生短期影响,长期可通过代偿机制适应。术后影响主要涉及脂肪消化、饮食耐受、肠道菌群、激素调节及生活质量五个方面。

1、脂肪消化:胆囊缺失后胆汁持续少量排入肠道,高脂饮食易导致腹泻腹胀。初期需限制每日脂肪摄入低于40克,选择橄榄油、深海鱼等优质脂肪,分次少量进食。

2、饮食耐受:约30%患者术后出现餐后不适。建议采用低脂高纤维饮食模式,每日5-6餐,单次进食量控制在200ml以内。蒸煮炖等烹饪方式更易耐受。

3、菌群调节:胆汁酸持续分泌可能改变肠道菌群平衡。可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每日摄入300g发酵乳制品。膳食纤维每日应达25-30g。

4、激素适应:胆囊收缩素分泌模式改变需要3-6个月适应期。出现消化不良时可短期使用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等辅助消化。

5、长期代偿:肝内胆管会逐渐扩张形成代偿性储存功能。术后1年约90%患者可恢复正常饮食,定期超声检查胆总管有无扩张即可。

术后康复期应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等有氧运动,避免束腰衣物增加腹压。蛋白质摄入按1.2g/kg体重补充,优先选择鱼虾、豆制品等低脂蛋白源。维生素D和K补充需持续3个月,每周食用2次动物肝脏或蛋黄。术后6个月内避免暴饮暴食,每年进行肝功能检查和腹部超声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