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震荡通常无法通过CT直接确诊,但CT检查可排除颅内出血、骨折等严重损伤。脑震荡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评估,包括短暂意识丧失、逆行性遗忘、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
CT扫描主要用于观察颅脑结构性损伤,对脑组织轻微功能性异常的敏感性较低。急性期CT可检出90%以上的颅内血肿或颅骨骨折,但对无结构性改变的脑震荡病灶分辨率有限。
脑震荡确诊需结合病史与临床评估量表,如SCAT5运动性脑震荡评估工具。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平衡能力、认知功能、眼球运动等,这些功能性异常是CT无法显示的典型表现。
当出现持续呕吐、瞳孔不等大等警示症状时,需立即进行CT排查严重并发症。对于常规脑震荡,MRI的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比CT更能显示细微的轴索损伤,但临床普及度较低。
脑震荡需与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等器质性病变区分。CT可清晰显示这些疾病的出血灶占位效应,而单纯脑震荡患者的CT结果往往显示正常脑组织结构。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需复查CT排除迟发性出血。儿童及老年人因脑组织特性差异,可能需要更严格的影像学随访观察。
脑震荡恢复期建议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电子屏幕刺激。饮食上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症状持续超过两周需神经科专科随访,必要时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或认知行为治疗。密切观察睡眠障碍、情绪波动等后遗症状,及时干预可降低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