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孩子突发脑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惊厥发作、免疫调节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外伤继发感染、蚊虫叮咬传播等因素引起。
病毒性脑炎常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等抗病毒药物,细菌性脑炎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明确病原体前可经验性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周期通常持续2-4周。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可快速减轻脑水肿,呋塞米辅助利尿脱水,严重者需监测颅内压。可能与脑实质炎症反应导致血脑屏障破坏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地西泮静脉推注处理急性发作,后续口服丙戊酸钠或左乙拉西坦维持。癫痫发作可能与颞叶皮层异常放电有关,通常伴随意识丧失、肢体强直、眼球上翻等症状。持续状态需气管插管保护气道。
自身免疫性脑炎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甲强龙冲击治疗,重症考虑血浆置换。可能与抗NMDA受体抗体攻击神经细胞有关,典型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中枢性低通气等症状。
运动障碍者进行Bobath疗法改善肌张力,言语障碍采用Schuell刺激法,认知训练使用计算机辅助康复系统。早期介入可减少后遗症,治疗窗口期为发病后3-6个月。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鲑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促进神经修复。每日进行30分钟平衡训练与手指精细动作练习,睡眠时保持30°头高位。出现发热复发或肢体活动障碍加重需立即复查脑电图与头颅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