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出血发作需要治疗吗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需及时干预以防脑梗死,治疗方式包括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通常由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疾病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

1、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梗死风险。用药需持续至少3个月,结合患者出血风险调整方案。

2、降压治疗:

持续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推荐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氨氯地平、缬沙坦等药物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具有优势。

3、降脂治疗: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超过2.6mmol/L时需启动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稳定动脉斑块。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4、手术治疗:

颈动脉狭窄超过70%时考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术前需评估斑块性质和脑血流储备,术后需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5、病因管理:

房颤患者需抗凝治疗,糖尿病者需糖化血红蛋白<7%。吸烟者应立即戒烟,肥胖者需减重5%-10%。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可改善血管弹性。

患者应建立包含神经科、心血管科的多学科随访体系。每日监测血压和血糖,每3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饮食采用地中海模式,限制钠盐至6g/日,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可改善脑血流灌注,睡眠保持7-8小时/天。出现言语障碍或肢体无力超过1小时需急诊复查头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