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物理治疗、心理干预及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通常由病毒损伤神经、炎症反应持续、神经修复异常、免疫功能障碍及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常用药物包括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抗惊厥药,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局部应用的利多卡因贴剂。这些药物通过调节神经传导或阻断痛觉信号发挥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但需警惕成瘾性。
在疼痛区域注射局麻药或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暂时阻断痛觉传导。常见方式包括肋间神经阻滞、椎旁神经阻滞等,适用于局限性剧痛。需由疼痛科医生评估后操作,单次效果可持续数周,部分患者需多次治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通过低频电流干扰痛觉信号,脉冲射频可调节神经功能。超激光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这些无创方法适合轻中度疼痛,需每周2-3次连续治疗,配合居家使用便携式理疗设备效果更佳。
慢性疼痛常伴随焦虑抑郁,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建立疼痛应对策略。正念减压训练能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团体心理治疗提供社会支持。建议每周1-2次专业辅导,配合放松训练和睡眠管理。
针灸选取夹脊穴、阿是穴等疏通经络,火罐疗法可改善局部气血瘀滞。中药内服以活血化瘀为主,如桃红四物汤加减,外敷可用七厘散调敷。需辨证施治,疗程通常2-3个月,配合饮食调养效果更持久。
日常需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过热刺激。饮食宜清淡富含B族维生素,如全谷物、深绿色蔬菜,限制辛辣发物。适度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维持规律作息。疼痛发作时可尝试冷敷或分散注意力法,记录疼痛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方案。随病程延长多数患者疼痛逐渐减轻,但高龄或免疫力低下者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