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血糖高与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诊断标准与疾病性质,血糖高可能是暂时性生理现象或糖尿病前期状态,而糖尿病需符合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等确诊条件。两者差异主要体现在诊断标准、病理机制、风险程度、干预措施及并发症风险五个方面。
血糖高指空腹血糖在6.1-6.9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0mmol/L,属于糖代谢异常但未达糖尿病标准。糖尿病诊断需满足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伴典型症状,且需重复检测确认。
血糖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应激反应或饮食过量等可逆因素有关。糖尿病则存在明确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或胰岛素绝对缺乏,1型糖尿病多为自身免疫破坏胰岛细胞,2型糖尿病常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和靶器官抵抗。
血糖高人群每年约5%-10%进展为糖尿病,属于糖尿病前期。确诊糖尿病需终身管理,未控制时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大血管病变。
血糖高可通过减重5%-7%、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逆转。糖尿病需综合管理,包括血糖监测、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等,部分患者需胰岛素治疗。
血糖高短期不会导致器官损害,但长期未干预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状态5年以上即可出现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需定期筛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
建议血糖高人群每3-6个月复查血糖指标,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30-200克,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坚持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结合,每周累计运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血糖监测记录,学习识别低血糖症状,足部护理需每日检查有无破损,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所有人群均应避免含糖饮料,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