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发黑有血块是什么原因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月经量少发黑有血块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宫寒血瘀、子宫内膜损伤、贫血或妇科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

1、内分泌失调:

长期压力大、作息紊乱会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脱落不全,经血滞留氧化后颜色变深。建议通过规律作息、补充维生素E调节,必要时使用黄体酮胶囊等药物。

2、宫寒血瘀:

中医认为贪凉饮冷或久居寒湿环境会使胞宫受寒,气血凝滞形成血块,常伴有小腹冷痛。艾灸关元穴、饮用红糖姜茶可温经散寒,严重者需服用少腹逐瘀颗粒。

3、子宫内膜损伤:

多次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内膜变薄、脱落减少,经血混合坏死组织呈现黑色。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采用雌激素周期疗法促进内膜修复。

4、慢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会造成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经血中含铁血黄素沉积导致颜色发暗,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使月经量减少。需检测血清铁蛋白,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并配合摄入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

5、妇科炎症:

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炎会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物与经血混合形成褐色分泌物,可能伴随腰骶酸痛。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急性期可选用甲硝唑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

日常应注意经期保暖避免淋雨涉水,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刺激。饮食多摄入桂圆、红枣等温补食材,忌食冰淇淋等生冷食物。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经期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周期或伴随严重痛经,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及性激素六项检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