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时候有点疼还总想尿

颜克强 副主任医师

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排尿疼痛伴尿频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或炎症的表现,常见原因有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症状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结石、性生活卫生不良、饮水不足、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 细菌感染

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侵入尿路可引发尿道或膀胱黏膜炎症。患者除排尿刺痛外,可能出现尿液浑浊、下腹坠胀感。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需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

2. 尿路结石

输尿管或膀胱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导致排尿末段剧痛伴肉眼血尿。结石形成与代谢异常、尿量减少有关。通过泌尿系超声可明确结石位置,较小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配合多饮水,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3. 前列腺炎

中青年男性出现尿频尿痛需警惕前列腺炎,可能伴随会阴部胀痛、性功能障碍。久坐、酗酒是常见诱因。治疗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配合前列舒通胶囊缓解炎症。慢性患者需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4. 卫生习惯不良

性生活后未及时清洁、长时间憋尿等行为易造成细菌逆行感染。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病。日常应注意会阴部清洁,同房后及时排尿,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出现症状期间应暂停性生活。

5. 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尿路感染风险增高。这类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但易反复发作。除抗感染治疗外,需控制基础疾病,适当补充乳铁蛋白等免疫调节剂。老年患者还需排除泌尿系肿瘤可能。

出现排尿不适症状期间,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稀释尿液,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可适量食用冬瓜、梨等利尿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提升免疫力。症状持续超过三天或出现发热、腰痛需立即就诊,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精准用药。女性月经期需加强卫生巾更换频率,绝经后妇女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泌尿系黏膜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