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阻塞性腮腺炎可能自愈,但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多数由导管内结石或黏液栓引起的轻度炎症可能自行缓解,若存在细菌感染或导管结构异常则需医疗干预。
导管内微小结石或黏液栓导致的阻塞性腮腺炎,在充分饮水、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后,部分患者可随唾液冲刷排出阻塞物而自愈。急性期热敷患处有助于缓解肿胀疼痛,避免进食酸性食物刺激腺体分泌。但若48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需考虑细菌感染可能。
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持续性肿痛伴发热,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此时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导管狭窄或解剖异常导致的反复发作需唾液腺内镜探查或手术干预。长期未愈可能发展为腺体纤维化。
建议出现进食后腮腺区肿胀、导管口溢脓等症状时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日常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按摩腺体促进引流,避免脱水。急性发作期可暂时采用流质饮食,但长期限制咀嚼可能加重导管淤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