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幼儿发烧时可以适量吃小米粥、南瓜泥、苹果泥、蒸蛋羹、西蓝花等食物,有助于补充营养和水分。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发热,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
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可为发烧幼儿提供能量。煮制时可适当增加水分,帮助补充因发热流失的体液。建议家长将粥煮至软烂,温度适宜后再喂食。
南瓜泥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南瓜蒸熟后捣成泥状,口感绵软适合幼儿食用。家长需注意观察幼儿进食后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苹果泥中的果胶和维生素C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轻微腹泻的发热幼儿也可适量食用。建议家长选择熟透的苹果,去皮蒸软后压成泥,避免冷藏后直接喂食。
蒸蛋羹提供优质蛋白和卵磷脂,适合食欲较差的发热幼儿补充营养。家长制作时应确保蛋液完全凝固,避免半生不熟。对鸡蛋过敏的幼儿需禁用。
西蓝花富含维生素C和硫化物,蒸煮至软烂后切碎喂食,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家长需注意将菜茎部分充分煮软,避免幼儿咀嚼困难导致呛咳。
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使用前需摇匀,具体用量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后家长应监测幼儿体温变化。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可用于3个月以上幼儿的退热治疗,对胃肠刺激较小。家长需按体重精确量取药液,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避免与其他含该成分的药物同服。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为中成药,适用于风热感冒伴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用温水冲服时,家长需注意观察幼儿是否接受中药味道,服药后避免进食生冷食物。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用于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较好。家长应按疗程规范用药,服药期间注意补充水分,观察是否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使用前需确认无青霉素过敏史。家长配制时需按说明书加适量水摇匀,服药期间避免与乳制品同服,完成整个疗程。
发热期间家长应保持幼儿充足休息,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2-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辅助物理降温。饮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避免强迫进食。若发热伴随精神萎靡、呕吐、皮疹等症状,或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须立即就医。退热后仍应观察2-3天,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逐步恢复日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