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可通过石膏固定、支具保护、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跟骨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运动损伤、骨质疏松、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
1、石膏固定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跟骨骨折。通过石膏固定可维持骨折端稳定性,促进骨痂形成。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移位。石膏通常需维持6-8周,拆除后需逐步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2、支具保护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石膏拆除后的过渡期。可穿戴行走靴或矫形鞋,通过可调节支具提供保护性负重。支具能限制踝关节异常活动,减轻行走时对骨折部位的冲击力,同时允许早期渐进性负重训练。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等促进骨折愈合药物,配合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骨质疏松患者需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严禁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4、手术治疗对于关节面塌陷超过2毫米、骨折明显移位的患者,需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见术式包括跟骨钢板固定术、空心螺钉固定术等。术后需严格避免早期负重,定期进行影像学评估,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5、康复训练拆除固定装置后应系统进行踝泵运动、足趾抓握训练等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提踵练习、平衡板训练等主动康复。水中步行训练可减轻负重压力,配合超声波、低频脉冲等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康复周期通常需3-6个月。
跟骨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高钙饮食,适量摄入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类等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骨骼愈合的不良习惯。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日常行走使用拐杖分担体重。定期随访监测骨折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加剧需及时复诊。康复后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