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破裂时需要立即卧床休息并抬高臀部,尽快就医评估胎儿情况。胎膜早破可能由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胎位异常、宫颈机能不全、外力撞击等因素引起。
1、立即平卧发现阴道流液怀疑胎膜破裂时,应立即采取头低臀高位平卧,用干净毛巾垫于会阴部。该体位可减少羊水外流速度,降低脐带脱垂风险。避免站立行走或自行清洁阴道,任何增加腹压的动作都可能加速羊水流失。
2、记录破水特征需准确记录破水时间、羊水颜色及气味。正常羊水呈清亮淡黄色,若呈现黄绿色可能提示胎儿窘迫,带有臭味则需警惕宫内感染。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破膜原因和制定处理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监测胎动胎膜破裂后需每小时计数胎动,正常每小时胎动3-5次。胎动频繁或减少均属异常,可能提示胎儿缺氧。监测时需保持环境安静,采取左侧卧位,连续两小时无胎动需立即就医。
4、预防感染破膜后禁止盆浴、性生活及阴道冲洗。需使用灭菌卫生巾,每2小时更换一次,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医生可能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但须严格遵医嘱用药。
5、医疗干预孕周≥34周通常建议终止妊娠,<34周可考虑保胎治疗。医生会通过胎心监护、超声和阴道分泌物培养等评估胎儿状况,可能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或硫酸镁保护胎儿神经系统。出现宫缩时需用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
胎膜破裂后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2次。饮食宜高蛋白易消化,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力。绝对卧床期间需进行踝泵运动预防静脉血栓,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影响胎儿,出现发热、腹痛或流液颜色改变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