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中西医治疗在理论体系、干预手段和康复理念上存在显著差异。
西医治疗脑梗塞以急性期溶栓和抗凝为核心,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等溶栓剂,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恢复期侧重神经保护与功能康复,配合依达拉奉注射液、丁苯酞软胶囊等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目标明确针对血栓形成机制,通过影像学评估精准定位病灶,强调时间窗内干预。中医则从整体观出发,将脑梗塞归为中风范畴,辨证分型为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等证型,急性期可用安宫牛黄丸醒神开窍,恢复期常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或中风回春丸活血通络。针灸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促进功能重建,结合推拿改善肢体偏瘫。中医注重气血调和与脏腑功能平衡,通过舌脉辨证动态调整方案。
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遵医嘱规范用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