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低钠血症、腹水加重及意识障碍。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引起的功能性肾衰竭,通常由肝硬化失代偿期、急性肝衰竭等疾病导致。
1、少尿或无尿患者24小时尿量可能减少至400毫升以下,严重时完全无尿。这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有关,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患者可能伴随下肢水肿,尿常规检查常显示尿钠浓度低于10mmol/L。需通过限制液体摄入、静脉输注白蛋白等方式改善循环状态。
2、氮质血症血肌酐水平进行性升高,可在48小时内上升超过50%。由于肾脏排泄功能受损,尿素氮等代谢废物蓄积,可能引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临床需监测肾功能指标,必要时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3、低钠血症血清钠浓度常低于130mmol/L,与水钠潴留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嗜睡,严重时引发抽搐或昏迷。治疗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必要时使用托伐普坦片等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4、腹水加重原有腹水短期内明显增多且对利尿剂反应差,腹部膨隆伴移动性浊音阳性。这与门静脉高压恶化及醛固酮系统激活相关。需行腹腔穿刺放液,同时补充人血白蛋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5、意识障碍可能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甚至肝性脑病昏迷。血氨水平升高及电解质紊乱共同导致神经功能异常。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肠源性毒素吸收,必要时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
肝肾综合征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每日监测体重及尿量变化。饮食应控制钠盐摄入在2克/日以下,蛋白质摄入量调整为0.5-1克/公斤体重。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所有治疗均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出现任何症状恶化需立即就医,部分患者可能需考虑肝移植联合肾脏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