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无力可能由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尿道狭窄、膀胱收缩无力、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增大的前列腺会压迫尿道,导致排尿阻力增加。患者除尿无力外,常伴有尿频、夜尿增多、尿线变细等症状。治疗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2、神经源性膀胱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受损时,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调性被破坏。常见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尿无力伴排尿困难或尿失禁,需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治疗包括间歇导尿和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
3、尿道狭窄尿道因炎症、外伤或医源性损伤形成瘢痕狭窄,导致排尿阻力增大。典型表现为尿线细弱、排尿时间延长,严重时出现尿潴留。可通过尿道造影确诊,轻度狭窄可行尿道扩张术,重度需尿道成形术治疗。
4、膀胱收缩无力膀胱肌肉收缩功能减退常见于长期尿潴留患者,膀胱过度充盈导致肌纤维损伤。也可见于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流中断。治疗需解除尿潴留病因,必要时留置导尿管,配合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改善膀胱功能。
5、药物副作用抗胆碱能药如硫酸阿托品片、抗抑郁药如盐酸阿米替林片等可能抑制膀胱收缩。镇静催眠药、肌松剂等也会影响排尿功能。出现尿无力时应复核用药史,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品种或剂量。
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可尝试盆底肌训练增强排尿力量,具体方法为收缩肛门肌肉后缓慢放松,重复进行。限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睡前两小时减少液体摄入以改善夜尿。若症状持续或出现发热、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