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啰音是指呼吸时肺部产生的异常呼吸音,通常由气道分泌物、气道狭窄或肺部病变引起,主要分为湿啰音和干啰音两种类型。
1、湿啰音湿啰音又称水泡音,是由于气道内存在液体分泌物,气流通过时形成水泡破裂产生的声音。湿啰音多出现在吸气相,声音类似用吸管吹水泡的声响。湿啰音常见于肺炎、肺水肿、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湿啰音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粗湿啰音和细湿啰音,粗湿啰音多出现在大气道,细湿啰音多出现在小气道。
2、干啰音干啰音是由于气道狭窄或痉挛,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的声音。干啰音多出现在呼气相,声音类似哨音或哮鸣音。干啰音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干啰音根据音调高低可分为高调干啰音和低调干啰音,高调干啰音多提示小气道病变,低调干啰音多提示大气道病变。
3、捻发音捻发音是一种特殊的湿啰音,声音类似用手指捻头发的声音。捻发音多出现在肺底部,通常在吸气末最明显。捻发音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早期肺水肿等疾病。捻发音的产生机制是闭合的肺泡在吸气时突然张开所致。
4、胸膜摩擦音胸膜摩擦音是由于胸膜炎症导致脏层和壁层胸膜表面粗糙,呼吸时相互摩擦产生的声音。胸膜摩擦音类似皮革摩擦声,在吸气和呼气时均可听到,屏住呼吸时消失。胸膜摩擦音常见于胸膜炎、肺栓塞等疾病。
5、语音共振语音共振是通过听诊器听取患者发音时在胸部传导的声音变化。正常语音共振清晰但不增强,当出现支气管语音、胸语音等异常语音共振时,可能提示肺实变、肺不张等病变。语音共振检查有助于判断肺部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肺部啰音是重要的肺部体征,不同类型的啰音提示不同的肺部病变。发现肺部啰音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啰音特点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呼吸道卫生,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控制病情进展。
胸部CT和肺部CT不完全相同,胸部CT检查范围包含肺部CT。胸部CT通常扫描整个胸腔区域,包括肺组织、纵隔、胸壁、心脏等结构;肺部CT则针对性检查肺实质及支气管树,对肺部病变分辨率更高。
胸部CT适用于评估胸腔整体状况,如排查胸痛原因、纵隔肿瘤、肋骨骨折或心脏大血管病变。扫描范围从锁骨到膈肌,可同时观察双肺、胸膜、食管及淋巴结情况。检查时需配合呼吸指令,层厚一般为5-10毫米,增强扫描需注射造影剂。对于肺部感染、肺结节筛查等常见需求,胸部CT已能满足基本诊断要求。
肺部CT多采用高分辨率薄层扫描,层厚可达1-2毫米,能清晰显示肺小叶结构、支气管分级及微小病灶。主要针对肺间质病变、早期肺癌筛查、弥漫性肺病等精细诊断,对磨玻璃结节、支气管扩张等病变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胸部CT。低剂量肺部CT是肺癌筛查的金标准,但辐射剂量较普通胸片仍高出5-10倍。
建议根据具体症状选择检查方式。长期吸烟者建议直接进行低剂量肺部CT筛查,外伤患者更适合全胸部CT评估复合伤。检查前应去除金属物品,妊娠期女性须告知医生,增强CT需提前做肾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后应结合临床症状由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