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吐下泻伴随发烧可能与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或细菌性痢疾有关,需警惕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呕吐、腹泻及低热,粪便常呈水样或蛋花汤样。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骤,呕吐先于腹泻,发热可达39摄氏度以上。细菌性痢疾通常由志贺菌属导致,除典型消化道症状外,可能出现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感。这三种疾病均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需注意手卫生及饮食清洁。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发热超过38.5摄氏度时需配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退热。
出现持续呕吐、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居家护理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淡盐水,避免进食油腻及高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