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小儿消化科

母乳性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母乳性黄疸吃茵栀黄有效果吗

母乳性黄疸通常不建议使用茵栀黄治疗。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增加哺乳频率、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光疗、评估喂养方式、排除病理性黄疸。

1、增加哺乳频率: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摄入不足导致胆红素代谢延迟有关。建议每日哺乳8-12次,确保婴儿摄入充足乳汁。哺乳时注意正确含接姿势,避免无效吸吮。充足哺乳可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

2、监测胆红素水平:

需定期经皮或血清检测胆红素值。出生后3-5天为胆红素高峰时段,此时应加强监测。当胆红素值接近光疗干预线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继续纯母乳喂养。监测期间需记录婴儿精神状态与大小便情况。

3、必要时光疗:

当胆红素值达到光疗标准时,需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光疗可使胆红素结构改变,转化为水溶性物质经尿液排出。治疗期间需保护婴儿眼睛及会阴部,并适当增加液体摄入。光疗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

4、评估喂养方式:

需由专业人员评估母乳喂养有效性。检查婴儿体重增长曲线、排尿次数及母亲泌乳量。对暂时性母乳不足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添加配方奶。评估排除舌系带过短等机械性喂养障碍。

5、排除病理性黄疸:

需与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等病理性黄疸鉴别。当出现黄疸持续超过3周、大便颜色变浅、直接胆红素升高等情况时,需进行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后方可采取保守观察策略。

母乳性黄疸婴儿的护理需保证每日晒太阳10-15分钟,选择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柔和阳光。母亲饮食应避免过量摄入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食物。可适当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注意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是否向手足心延伸。若婴儿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改变等表现需立即就医。多数母乳性黄疸在出生后6-12周逐渐消退,期间定期儿保随访即可。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发热 结肠瘘 卵巢破裂 卵巢早衰 尿道结石 创伤性癫痫 踝关节结核 马方综合征 男性不育症 带状角膜病变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