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在家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体位、避免移动患者、记录症状变化、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方式进行初步救治。脑卒中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清除口腔异物,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若患者佩戴假牙应取出,避免阻塞气道。同时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确保呼吸顺畅。此时无须喂水或药物,避免呛咳加重病情。
2、调整体位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或半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减轻颅内压。避免平躺导致舌根后坠或呕吐物反流。若患者出现抽搐,需用软物垫在齿间防止舌咬伤,但不可强行按压肢体。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
3、避免移动患者突发脑卒中后随意搬动可能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损伤。除非环境存在直接危险,否则应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处理。禁止摇晃或拍打患者试图唤醒,避免剧烈体位变化导致血压波动。测量血压时若收缩压超过180mmHg,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
4、记录症状变化观察并记录患者发病时间、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言语能力等关键信息,使用FAST评估法快速识别症状。若出现面部歪斜、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持续超过10分钟,需高度怀疑脑卒中。这些信息将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并制定溶栓或取栓方案。
5、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脑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每延迟1分钟将损失190万个脑细胞。立即联系急救中心并明确告知疑似脑卒中,优先选择具有卒中中心的医院。在等待救援期间,可准备医保卡、既往病历和长期服用的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供医生参考。
脑卒中居家救治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二级预防。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比例。康复期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按时服用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家属需学习吞咽障碍护理技巧,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用药情况和康复进展,每3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和头颅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