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发烧后出汗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补充水分、调节环境温度、避免过度包裹、观察伴随症状等方式处理。出汗可能与退热过程、体温调节、感染反应等因素有关。
及时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等出汗部位,避免汗液刺激皮肤。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并频繁更换,防止痱子或皮肤感染。若出现红疹或溃烂,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处理。
出汗会导致体液流失,需少量多次喂食母乳、配方奶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静脉补液。
将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夏季可开窗通风,冬季避免过度使用电热毯。监测宝宝颈背部温度,以温热无汗为适宜状态。
禁止采用捂汗退热的错误方式,应解开过厚衣物或包被。新生儿可穿单层棉质连体衣,幼儿睡眠时加盖轻薄毯即可。过度保暖可能诱发高热惊厥或捂热综合征。
若出汗伴随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能与幼儿急疹、流感、肺炎等疾病有关。需记录体温变化曲线,必要时检测血常规,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
宝宝退热期出汗期间,家长应维持清淡饮食如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暂停添加新辅食。每日监测体温3-4次,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反复超过39摄氏度需复诊。注意观察有无抽搐、皮疹等异常表现,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恢复期减少外出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