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近视度数持续加深可能由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环境光线不足、眼部疾病或生长发育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眼方式、佩戴合适眼镜、药物治疗、角膜塑形镜或手术等方式干预。
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度近视病史时,子女出现近视进展的概率显著增加。这类近视多与眼球轴长过度增长有关,可能伴随视网膜变薄等眼底改变。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散瞳验光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必要时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延缓进展。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持续痉挛,可能加速眼轴增长。连续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超过40分钟不休息、阅读距离小于30厘米、躺着看书等行为均需纠正。可采用20-20-20护眼法则,即每20分钟抬头远眺20英尺外景物20秒。
照明强度低于300勒克斯时,瞳孔扩大可能引发周边离焦效应,刺激眼轴增长。建议将读写区域照度维持在500-1000勒克斯,避免在昏暗环境或直射强光下用眼。台灯应放置于非惯用手侧,避免产生手部阴影。
圆锥角膜可能表现为近视度数快速增加伴散光变化,需通过角膜地形图确诊。后巩膜葡萄肿可能导致病理性近视进展,通常伴随后极部视网膜病变。确诊后可采用角膜交联术控制圆锥角膜发展,或考虑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葡萄肿。
青春期身高快速增长阶段,眼球发育可能同步加速,导致近视度数每年增长超过100度。此时期建议每3-6个月复查验光,可联合使用角膜塑形镜和0.01%阿托品滴眼液,研究显示该方案可使近视进展速度降低约50%。
日常需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自然光照可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帮助控制眼轴增长。饮食中适量增加深色蔬菜、蓝莓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影响巩膜强度。建议每半年进行医学验光检查,若年增长超过75度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干预方案。高度近视者应每年检查眼底,警惕视网膜裂孔或黄斑病变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