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过敏性咳嗽可通过避免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免疫调节治疗等方式干预。过敏性咳嗽通常由尘螨、花粉、动物皮屑、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诱发,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夜间加重、无痰或少量白痰等症状。
明确并回避过敏原是治疗的基础。家长需通过过敏原检测识别致敏物质,如尘螨过敏者应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寝具。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对宠物皮屑过敏的患儿需隔离接触动物。日常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50%以下有助于减少霉菌滋生。
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鼻痒、喷嚏等过敏症状。这类药物对轻中度过敏性咳嗽有效,嗜睡副作用较轻微。孟鲁司特钠颗粒属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尤其适用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需连续使用1-3个月。
布地奈德混悬液、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能直接作用于气道,减轻黏膜水肿和炎症渗出。适用于反复发作或症状较重的患儿,使用后需清水漱口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急性发作时可配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雾化溶液缓解支气管痉挛。
对于顽固性过敏性咳嗽,可考虑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脱敏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暴露量诱导免疫耐受。该疗法需持续3-5年,有效率较高但起效较慢。期间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口腔瘙痒、腹痛等不良反应,严重时需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
家长需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患儿卧室应远离厨房油烟,家庭成员禁止吸烟。雾霾天气外出佩戴儿童专用防护口罩。饮食上避免已知过敏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咳嗽发作期间保持环境安静,适当抬高枕头减少夜间咳嗽。
家长应记录患儿咳嗽发作的时间、频率及诱因,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帮助医生判断。长期咳嗽超过4周或出现喘息、呼吸困难时需及时复查肺功能。日常可通过游泳等运动增强呼吸肌耐力,但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剧烈活动。季节交替时提前2周开始预防性用药可降低发作概率。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