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黏膜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药物止血、电凝止血、鼻腔填塞等方式治疗。鼻黏膜出血通常由鼻腔干燥、外伤、炎症、高血压、血液病等原因引起。
鼻黏膜出血时可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5-10分钟,同时保持头部前倾姿势。该方法适用于出血量较少的情况,通过直接压迫出血点促进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操作时避免仰头,防止血液倒流刺激咽喉。若压迫后仍有渗血,可重复进行2-3次。
将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鼻梁及前额部位,每次冷敷10-15分钟。低温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该方法适合外伤或炎症导致的鼻出血,每日可重复3-4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对于反复出血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棉片、云南白药粉、凝血酶冻干粉等局部止血药物。盐酸肾上腺素通过收缩血管止血,适用于小动脉出血;云南白药含三七皂苷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凝血酶能直接激活凝血过程。使用前需清洁鼻腔,将药物精准作用于出血点。
在鼻内镜下采用高频电刀凝固出血血管,适用于可见明确出血点的顽固性鼻出血。该技术可精准封闭血管,止血成功率较高。术后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焦痂脱落导致再出血。电凝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鼻腔疼痛或肿胀。
对严重出血者需进行前鼻孔或后鼻孔填塞,常用膨胀海绵、凡士林纱条等材料。填塞物留置24-48小时,通过机械压迫实现止血。填塞期间需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胶囊。取出填塞物后需复查鼻腔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黏膜糜烂或粘连。
日常应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控制血压,血液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如猕猴桃、菠菜等。若出血持续超过30分钟或出血量大,应立即就医处理。反复鼻出血者建议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鼻内镜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