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咽喉部有异物感通常需进行喉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过敏原检测及胃食管反流评估。咽喉异物感可能由咽喉炎、反流性食管炎、甲状腺疾病、过敏反应或心理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电子喉镜或纤维喉镜可直接观察咽喉部黏膜状态,检查是否存在炎症、肿物或结构异常。喉镜检查能发现声带息肉、会厌囊肿等病变,同时可排查早期肿瘤。检查前需空腹,过程中可能引发轻微恶心感,但无创且耗时短。
颈部超声可评估甲状腺及周围淋巴结状况,CT或MRI能显示深部组织病变,如梨状窝瘘、咽旁间隙肿瘤等。影像学检查对骨质异常或血管压迫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具体项目。
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症活动。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有助于识别过敏性咽喉炎,胃蛋白酶原检测可辅助诊断胃食管反流。部分患者需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以排除内分泌因素。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可明确尘螨、花粉等致敏物质。慢性过敏性咽喉炎患者常伴鼻痒、眼痒等症状,规避过敏原后异物感多能缓解。检测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物,避免结果假阴性。
24小时食管pH监测能客观记录反流事件,喉咽反流问卷可初步筛查。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常伴烧心、反酸,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有效时可辅助诊断。严重者需胃镜检查排除食管病变。
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口腔清洁。睡眠时抬高床头有助于减少夜间反流,用生理盐水漱口可缓解黏膜刺激。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须尽快至耳鼻喉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心理压力较大者可尝试放松训练,功能性咽喉异物感患者可能需结合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