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小孩子喜欢咬手指甲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缺乏微量元素、模仿行为、皮肤疾病等原因有关。咬手指甲通常表现为反复啃咬指甲或甲周皮肤,可能伴随局部红肿、破损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必要时就医排查病因。
部分儿童咬指甲行为与家族遗传倾向相关,父母若有类似习惯,孩子模仿概率较高。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家长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奖励机制等行为干预帮助改善。若伴随焦虑症状,可咨询心理医生进行疏导。
紧张焦虑或缺乏安全感是常见诱因,儿童可能通过咬指甲缓解情绪压力。表现为在考试、训斥等应激事件后加重。家长需增加陪伴时间,通过亲子游戏、情绪管理训练等方式减轻心理负担。持续不缓解可考虑儿童心理咨询。
锌铁等元素缺乏可能导致异食癖样行为,儿童除咬指甲外可能伴食欲减退、发育迟缓。建议家长带孩子检测微量元素水平,适量补充锌铁制剂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同时增加红肉、贝类等富含锌铁食物的摄入。
幼儿园或家庭环境中接触咬指甲的同伴后,儿童易通过模仿学习该行为。家长需注意观察社交圈,及时制止模仿行为,并通过绘本、动画等形式引导孩子认识该习惯的危害。建立正向行为替代机制更有效。
湿疹、甲沟炎等疾病导致局部瘙痒不适时,儿童可能通过啃咬缓解症状。需排查甲周皮肤是否存在红斑、脱屑或渗液。确诊后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湿疹,莫匹罗星软膏处理细菌感染,同时修剪过长的指甲避免刺激。
家长应定期为孩子修剪指甲保持短平,避免提供啃咬机会。可准备安抚玩具转移注意力,建立"不咬指甲日"等奖励制度。注意观察是否伴随揪头发、磨牙等其他重复性行为,持续超过半年不改善需就医评估。日常保证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有助于稳定神经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