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儿佝偻病通常能治好,早期规范治疗多数可完全康复。小儿佝偻病主要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表现为骨骼发育畸形、多汗、夜惊等症状,需通过药物补充、日光照射及饮食调整综合干预。
多数患儿通过每日补充维生素D滴剂或维生素D3注射液,配合适量户外活动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2-3个月内症状可明显改善。轻度骨骼变形如方颅、肋缘外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逐渐自行矫正。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D2软胶囊、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需严格遵医嘱按疗程使用。
若未及时治疗导致严重骨骼畸形如O型腿、鸡胸,可能需佩戴矫形支具或进行骨科手术干预。合并低钙抽搐或肾功能损害者,需住院静脉补钙及监测电解质。先天性维生素D代谢障碍或遗传性佝偻病患儿,需终身服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控制病情。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保证每日400-800IU维生素D摄入。哺乳期母亲需同步补充维生素D,辅食添加后多选择蛋黄、深海鱼等高钙食物。避免过度包裹婴儿影响日光照射,春秋季每日裸露四肢晒太阳15-30分钟。若发现患儿运动发育迟缓或骨骼异常膨大,应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