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区别

5.81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癌前病变是指组织学上已出现异常增生但尚未达到恶性肿瘤标准的病理改变,癌前状态则指临床或生物学上存在较高癌变风险的疾病或生理状态。主要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口腔黏膜白斑、宫颈上皮内瘤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以及肝硬化、幽门螺杆菌感染、HPV持续感染、长期吸烟史、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等癌前状态。

1、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具有明确的组织学异常特征,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排列紊乱、核异型性等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胃黏膜腺体萎缩,部分被肠型上皮取代,可能伴随胃酸分泌减少。口腔黏膜白斑表现为口腔黏膜角化过度形成的白色斑块,可能与吸烟或局部刺激有关。宫颈上皮内瘤变根据异型细胞所占上皮层比例分为CIN1-3级,高危型HPV感染是主要诱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结肠布满数百枚息肉,40岁前癌变概率较高。Barrett食管是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现象,长期胃食管反流是重要诱因。

2、癌前状态

癌前状态本身可能无病理学异常,但显著增加恶性肿瘤发生概率。肝硬化时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可诱发基因突变,每年有3-5%概率发展为肝癌。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诱发慢性炎症反应和胃黏膜萎缩,使胃癌风险增加3-6倍。HPV持续感染特别是16/18型可干扰宫颈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长期吸烟者支气管上皮受焦油刺激可发生渐进性基因损伤。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如BRCA突变携带者终生乳腺癌风险达60-80%,需定期进行乳腺MRI筛查。

对于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的人群,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项筛查,如胃镜、肠镜、宫颈TCT检查等。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癌变风险,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接受规范根除治疗。高危人群可考虑化学预防措施,如阿司匹林用于林奇综合征患者的结直肠癌预防。日常注意观察身体异常信号,如持续消化不良、异常出血、体表肿块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