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软组织损伤越来越痛可能由炎症反应加重、局部血肿压迫、继发感染、组织粘连、神经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手术松解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损伤后48小时内局部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大量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肿胀。表现为疼痛进行性加剧伴皮肤发红发热,触摸时有明显搏动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减轻渗出。
毛细血管破裂后形成的血肿会机械性压迫神经末梢,常见于挫伤或撕裂伤后3-5天。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并伴随皮肤青紫,患处可触及硬结。需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局部喷涂,严重血肿需穿刺抽吸后注射透明质酸酶注射液促进吸收。
开放性损伤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感染灶释放的毒素刺激痛觉神经。典型表现为疼痛突然加重伴脓性分泌物和全身发热。需就医进行清创并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伤口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
损伤后期纤维蛋白沉积可能导致肌肉与筋膜异常黏连,活动时产生牵拉痛。多见于长期制动患者,疼痛在特定体位时明显加重。康复科医生会采用超声波治疗仪松解黏连,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同时进行渐进式牵拉训练。
深部软组织损伤可能累及皮神经分支,神经轴突损伤后异常放电导致灼烧样痛。疼痛呈放射性分布且夜间加重,可能伴随麻木感。神经内科常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抑制异常兴奋。
软组织损伤后应保持患肢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急性期24-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恢复期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肉萎缩,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过早进行推拿或热疗,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肢体感觉异常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