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无缘无故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鼻炎、高血压、血液病等因素有关。流鼻血通常由鼻腔黏膜损伤、炎症反应、血管压力异常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腔出血,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
空气干燥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腔黏膜破裂出血。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必要时遵医嘱涂抹红霉素软膏或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保护黏膜。
鼻部撞击或异物插入可能损伤血管引发出血。轻微外伤可通过压迫鼻翼止血,若持续出血需排除鼻骨骨折。避免剧烈运动碰撞鼻部,儿童需家长监督防止玩具误入鼻腔。
过敏性鼻炎或感染性鼻炎会导致黏膜充血糜烂。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氯雷他定片控制炎症,慢性患者需长期规范治疗。反复擤鼻动作会加重黏膜损伤。
血压骤升可能使鼻腔小血管破裂,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监测血压并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突发出血时保持坐位前倾姿势,避免仰头导致血液倒流呛咳。
白血病或血小板减少症等可能表现为反复鼻出血。需完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服用利可君片提升血小板,严重时输注凝血因子。
日常应保持鼻腔清洁湿润,避免用力擤鼻或高温环境刺激。饮食多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如猕猴桃、菠菜等有助于血管修复。若每月流鼻血超过3次或单次出血超过20分钟未止,需尽早就医排查血液病、肿瘤等潜在病因。儿童频繁出血建议家长记录发作频率并检查是否存在鼻腔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