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两岁宝宝先拉肚子后发烧可能与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宝宝可能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发热。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避免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等药物。保持饮食清淡,暂停食用油腻食物。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常见腹泻原因,初期以水样便为主,随后可能出现低热。家长需特别注意宝宝尿量变化,预防脱水。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注意餐具消毒,勤洗手。
细菌性痢疾多由志贺菌感染导致,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常伴随高热。家长发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期间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能先出现胃肠症状,后出现发热。家长可测量宝宝体温,若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观察是否出现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中耳炎可能因鼻咽部感染蔓延导致,部分宝宝会先表现为胃肠不适,后出现耳痛和发热。家长需注意宝宝是否频繁抓耳、哭闹。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等药物。避免宝宝平躺喂奶,减少呛奶风险。
家长应记录宝宝大便性状、次数及体温变化,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发热期间可适当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腹泻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注意补充营养,但避免强迫进食。若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持续高热等情况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