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血压高降不下来怎么办

2.6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出血后血压持续升高可通过控制液体摄入、调整体位、镇静镇痛、静脉降压药物、手术减压等方式干预。脑出血合并难控性高血压通常与颅内压增高、应激反应、疼痛刺激、自主神经紊乱、原有高血压基础等因素有关。

1、控制液体摄入

急性期需严格限制每日输液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使用生理盐水等含钠溶液。过量补液可能加重脑水肿,通过维持轻度脱水状态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保持出入量负平衡500毫升左右,但需防止过度脱水导致肾前性肾功能损害。

2、调整体位

将床头抬高30-45度可促进颅内静脉回流,降低脑静脉压和颅内压。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旋转,保持头颈正中位。体位改变需缓慢进行,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对于意识障碍患者需定时翻身,每2小时调整一次体位预防压疮。

3、镇静镇痛

躁动或疼痛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可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或咪达唑仑注射液镇静,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缓解疼痛。镇静深度需维持RASS评分-2至0分,过深可能掩盖神经系统体征。镇痛应选择不影响意识评估的药物,避免使用呼吸抑制较强的阿片类药物。

4、静脉降压药物

首选尼卡地平注射液持续泵入,起效快且对脑血管影响小,维持收缩压在140-160毫米汞柱。备选乌拉地尔注射液或艾司洛尔注射液,前者通过中枢α2受体起作用,后者适用于心率增快者。禁用硝普钠等可能增加颅内压的血管扩张剂,降压速度每小时不超过20%的基线值。

5、手术减压

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伴进行性意识障碍者,需考虑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指征包括幕上血肿量超过30毫升、中线移位超过5毫米、脑室受压等。术后可能联合亚低温治疗,控制核心体温在34-36摄氏度以降低脑代谢率。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需持续心电监护,每15分钟监测一次血压直至稳定。恢复期逐步过渡到口服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饮食采用低盐低脂配方,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下。康复阶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旁被动活动,避免憋气动作。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血肿吸收情况,监测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