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如何做好脐部护理

7934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新生儿脐炎可通过清洁消毒、保持干燥、避免摩擦、观察分泌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脐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脐带残留组织未完全脱落等原因引起,表现为脐周红肿、渗液或异味等症状。

1、清洁消毒

每日用75%医用酒精或碘伏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重复进行2-3次。避免使用红药水或紫药水等染色剂掩盖炎症表现。若脐部分泌物较多,可先用生理盐水棉球轻柔清除后再消毒。家长需注意消毒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度损伤新生儿的皮肤。

2、保持干燥

护理后须让脐部自然晾干,再覆盖透气性好的无菌纱布。洗澡时可用防水护脐贴保护,洗毕立即拆除并消毒。尿布上缘应反折至脐部下方,防止尿液污染。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家长需及时更换被汗液或尿液浸湿的衣物和包被。

3、避免摩擦

选择宽松柔软的纯棉衣物,避免裤腰或纸尿裤边缘摩擦脐部。抱婴儿时手掌不要按压脐周区域。睡眠时让新生儿仰卧,减少被褥对脐部的压迫。若发现脐周皮肤因摩擦发红,可临时使用环形护脐垫隔离保护。

4、观察分泌物

正常脐带脱落过程中可能有少量淡黄色分泌物,但出现脓性渗液、血性分泌物或伴有恶臭时需警惕感染加重。家长需每日记录分泌物的颜色、量和气味变化,发现异常时保留沾染分泌物的纱布或棉签供医生检查。

5、及时就医

若脐周红肿扩散至腹壁、出现发热或拒奶等全身症状,可能提示蜂窝织炎或败血症,须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感染者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等药物。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注意接触新生儿前严格洗手,避免多人频繁触摸脐部。脐带脱落后仍需继续护理3-5天直至创面完全愈合。哺乳期母亲应保证营养均衡,有助于提升新生儿免疫力。如发现脐部有肉芽组织增生或持续渗液超过两周,应到儿科或新生儿科进一步检查排除脐茸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