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吃什么能预防新生儿黄疸

7934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怀孕期间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概率。新生儿黄疸可能与母体营养不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母婴血型不合、遗传代谢缺陷、早产或低体重等因素有关。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定期产检、避免感染、控制妊娠期疾病、补充特定营养素等方式干预。

1、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胎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降低溶血风险。可适量摄入西蓝花、猕猴桃、柑橘类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尿色加深,需监测胆汁酸水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或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2、优质蛋白

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提供必需氨基酸,支持胎儿肝脏发育。母婴Rh血型不合可能引发溶血性黄疸,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皮肤黄染,需通过产前抗体筛查及新生儿蓝光治疗干预。

3、膳食纤维

全谷物、燕麦等膳食纤维促进胆红素排泄。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接触氧化性物质后易发生溶血,哺乳期母亲应避免食用蚕豆,新生儿需检测G6PD酶活性。

4、铁元素

动物肝脏、红肉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相关缺氧性肝损伤。早产儿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可能导致黄疸持续时间延长,需加强母乳喂养频次,必要时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5、益生菌

无糖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帮助建立胎儿肠道菌群,促进胆红素排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控制血糖,新生儿可能出现一过性黄疸,可遵医嘱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辅助退黄。

孕妇应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适度运动,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发现羊水过多或胎儿生长受限时及时干预。哺乳期注意按需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观察新生儿巩膜、皮肤黄染程度,若黄疸持续超过两周或蔓延至手足心,需就医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避免自行服用中药偏方,所有营养补充剂使用前需咨询产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