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80岁老人疝气可通过非手术干预、药物治疗、疝气带使用、开放性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等方式治疗。
高龄患者若无明显症状或手术禁忌,可采取保守观察。减少腹部压力是关键,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或便秘。睡眠时抬高臀部可减轻疝囊脱出,日常穿戴宽松衣物避免局部压迫。伴有轻度坠胀感时可卧床休息,多数可自行回纳。
针对合并症使用药物可缓解症状。乳果糖等渗透性泻药改善便秘,多潘立酮促进胃肠蠕动;洛索洛芬钠片用于急性疼痛控制,H2受体阻滞剂减少胃酸分泌。需注意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避免使用增加腹压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适用于暂不接受手术的腹股沟疝患者。医用疝气带通过物理压力阻止疝内容物突出,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松紧度,每日佩戴不超过12小时。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出现缺血或破溃需立即停用。嵌顿疝属绝对禁忌。
传统疝修补术适合基础状态稳定的老年人。采用聚丙烯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局麻下完成手术可降低风险。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对复发性疝、巨大疝效果明确,但存在伤口感染、慢性疼痛等并发症风险。
微创手术适用于双侧疝或复发疝,全麻下植入复合材料补片。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1天可下床活动。但需评估心肺功能,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慎用。长期抗凝治疗的老年患者需术前调整用药方案。
老年疝气患者术后应保持排便通畅,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并保证1500毫升饮水量。恢复期进行低强度盆底肌训练,如平卧抬腿动作,逐步增加散步时间至每日30分钟。定期复查疝环闭合情况,出现突发剧痛或包块无法回纳需立即就诊。日常营养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