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疝气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方案,最佳方法主要有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疝气带使用、生活调整、药物辅助治疗。
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大部分腹股沟疝患者,通过缝合或补片修补腹壁缺损。手术切口约5厘米,术后需卧床3天,复发率低于5%。高龄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儿童患者宜采用单纯高位结扎术。
微创术式适合双侧疝和复发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次日可下床,3-5天出院。需全身麻醉,费用较开放手术高30%,对医生技术要求严苛。
适用于无法手术的高危患者,通过外部压力防止脏器突出。需每日佩戴8小时以上,可能引起皮肤磨损。不能根治疝气,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肌肉萎缩。
控制慢性咳嗽和便秘,减轻腹腔压力。避免提重物超过10公斤,肥胖者需减重5%-10%。戒烟可改善胶原代谢,有助疝孔自然修复。建议睡眠时抬高臀部15度。
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便秘患者可用乳果糖。合并感染者需用抗生素,疼痛剧烈可短期使用曲马多。药物仅缓解症状,不可替代手术治疗。
术后康复期应补充优质蛋白促进愈合,每日摄入鸡蛋1-2个或鱼肉150克。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腹横肌力量,术后1个月始可慢跑,3个月内避免仰卧起坐等腹压骤增运动。使用腹带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佩戴6-12周,定期复查超声观察补片位置。老年患者注意防治前列腺增生和慢性支气管炎,儿童应保证锌元素摄入以促进筋膜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