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类风湿关节炎

1.53万次浏览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可通过关节晨僵、对称性关节肿痛、疲劳低热等表现识别,诊断需结合血液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关节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具特征性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感持续超过30分钟,活动后可缓解。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最常受累,僵硬程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部分患者会伴随手指关节梭形肿胀,皮肤温度升高但无明显发红。这种晨僵需与普通劳损区分,后者通常持续时间短且局限在单一关节。

对称性关节肿痛多从手足小关节开始,左右两侧相同部位同时出现疼痛、压痛及活动受限。早期可能呈现间歇性发作,阴雨天或劳累后加重,容易被误认为普通关节炎。随着病情进展,关节肿胀逐渐变得持续且僵硬感延长,可能出现握力下降、拧毛巾困难等日常活动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足部跖趾关节疼痛,行走时踩石子感明显。

全身症状如持续疲劳、低热、食欲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可能早于关节症状出现。这些症状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相关,体温多在37.2-38℃波动,午后明显,服用退热药效果不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肌肉酸痛,容易被误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病毒感染。

血液检查中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重要指标,但早期阳性率可能不高。炎症指标如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更常见,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超声检查能发现关节滑膜增厚和血流信号增强,X线早期仅显示软组织肿胀,随着病程进展才会出现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质侵蚀。

当出现不明原因关节症状持续超过6周,尤其伴有晨僵和对称性特点时,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日常应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冷水刺激,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饮食可增加深海鱼、橄榄油等抗炎食物摄入,控制红肉及高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