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渗出性皮炎可通过局部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渗出性皮炎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渗出液、瘙痒、结痂、继发感染等症状。
渗出性皮炎患者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摩擦。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剂清洗,水温不宜过高。清洗后轻轻拍干,避免用力擦拭。可选用医用纱布覆盖保护,定期更换。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
渗出性皮炎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药物。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炎症明显的皮损,可减轻红肿瘙痒。莫匹罗星软膏针对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顽固性皮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
渗出性皮炎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泼尼松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口服药物。氯雷他定片可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泼尼松片适用于广泛严重的炎症反应。阿奇霉素分散片针对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口服药物需严格按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疗程。
渗出性皮炎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冷敷等物理治疗方法。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可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冷敷可缓解急性期红肿热痛症状,每次10-15分钟,间隔2-3小时重复。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注意保护正常皮肤,避免过度治疗。
渗出性皮炎继发严重皮肤溃疡或坏死时可能需要清创术、皮肤移植等手术治疗。清创术可去除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皮肤移植适用于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情况。手术治疗后需严格护理创面,预防感染,定期换药。术后恢复期间需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
渗出性皮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浴和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瘦肉等。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紧张。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使用加湿器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避免强烈日光直接照射皮损部位。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