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右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是指足部外侧第五跖骨近端(靠近足跟处)的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属于足部常见骨折类型,多由直接外力或扭转伤导致。
第五跖骨位于足部最外侧,基底部与骰骨及第四跖骨构成关节。该区域血供相对较差,骨折后愈合时间可能延长。典型表现为足外侧肿胀、瘀斑及负重时疼痛加剧。
常见于足部内翻扭伤时腓骨短肌牵拉导致的撕脱骨折,或直接撞击伤。运动员及舞蹈者高发,日常行走绊倒也可能引发。部分患者可听到骨折时的"啪嗒"声。
根据骨折线位置分为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关节内骨折可能影响骰骨关节稳定性,需更严格固定。影像学检查需包含足部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
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4-6周,配合口服接骨七厘片等中成药。移位超过2毫米或涉及关节面者需手术内固定,常用空心螺钉或钢板。康复期需避免早期负重,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
需警惕延迟愈合和不愈合风险,吸烟患者概率更高。康复后期可能出现足底筋膜炎,建议使用矫形鞋垫。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伤口护理,预防夏科氏关节病发生。
恢复期间建议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固定期间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维持肌力,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关节活动度练习。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完全负重通常需8-12周。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运动员重返赛场前应完成本体感觉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