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神经外科
脑膜瘤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头痛、嗅觉异常、视力障碍、癫痫发作、性格改变等。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多数为良性肿瘤,早期症状与肿瘤位置和压迫神经组织有关。
脑膜瘤早期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晨起时加重,咳嗽或低头可能使疼痛加剧。头痛可能与肿瘤增大导致颅内压升高或局部脑膜受刺激有关。若出现头痛伴随恶心呕吐,需警惕颅内压增高。建议通过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明确诊断,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考虑手术切除肿瘤。
位于颅前窝的脑膜瘤可能压迫嗅神经,导致嗅觉减退或幻嗅。患者可能闻到不存在的气味,或对正常气味敏感度下降。这种症状易被误认为鼻炎,若持续存在需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嗅觉功能可能逐步恢复。
蝶骨嵴或鞍结节脑膜瘤可能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复视。早期表现为看东西模糊、视野边缘出现暗点。眼科检查可发现视乳头水肿,需通过头颅MRI确定肿瘤位置。治疗可选择手术切除,对不能完全切除者术后可能需辅助放射治疗。
大脑凸面或矢状窦旁脑膜瘤易刺激皮层神经元,引发局灶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或感觉异常。首次发作后应进行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或左乙拉西坦片控制发作,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治性治疗方法。
额叶或颞叶脑膜瘤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或行为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易怒、淡漠或判断力下降,易被误诊为精神疾病。神经心理评估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病因。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认知功能可能改善,严重者需进行康复训练。
脑膜瘤早期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持续加重时及时就医。日常应避免头部外伤,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头颅MRI监测复发。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康复。若出现新发头痛或神经功能恶化,应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