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肝功能总胆红素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排查药物影响、治疗原发疾病、适度运动、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总胆红素升高可能与溶血性黄疸、肝炎、胆管梗阻、药物副作用、生理性波动等因素有关。
减少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的摄入,避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的补充,有助于肝细胞修复。每日饮水保持1500-2000毫升,促进胆红素排泄。可适量食用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
部分抗生素如利福平胶囊、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中药何首乌、雷公藤等也可能导致胆红素异常。若发现用药与指标升高时间相关,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胆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可能需行ERCP取石术。自身免疫性肝病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调节胆汁代谢。伴随皮肤瘙痒、陶土色大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改善肝脏代谢功能。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初次发现轻度升高时,建议1-2周后复查肝功能。持续异常者需完善肝炎病毒筛查、腹部超声等检查。备孕人群、慢性肝病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指标变化。复查前24小时需避免饮酒、高脂饮食等干扰因素。
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有助于肝脏修复。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长期饮酒者应严格戒酒,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补充B族维生素。出现眼黄、尿色加深等明显黄疸表现时须立即就医。日常可饮用菊花枸杞茶等具有保肝作用的代茶饮,但不宜替代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