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调整、症状观察及定期复查。术后恢复期间应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并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液或生理盐水棉签轻柔擦拭切口周围皮肤。若使用可吸收缝线无须拆线,普通缝线需在术后5-7天拆除。洗澡时建议术后3天内用防水敷贴保护伤口,避免浸泡。如发现敷料渗血渗液、切口红肿热痛或体温超过38摄氏度,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
术后1周内禁止提重物超过3公斤,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建议使用疝气带辅助支撑,但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术后2周可逐步恢复轻体力活动,3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和对抗性运动。卧床时可抬高臀部减轻切口张力,下床活动时用手按压疝修补部位。
术后6小时麻醉清醒后先饮少量温水,无呕吐再过渡到流质饮食。24小时后改为半流质,48小时后恢复普通饮食,但需选择高蛋白低渣食物如鱼肉粥、蒸蛋等。每日补充20-30克乳清蛋白粉促进组织修复,多食火龙果、西梅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忌食辛辣刺激、产气类食物至少1个月。
术后可能出现阴囊水肿,可用毛巾冷敷15分钟缓解。轻微切口疼痛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突发剧烈疼痛伴呕吐需警惕疝复发。注意观察排尿情况,若出现尿潴留可尝试热敷下腹部,必要时导尿。术后体温持续超过37.3摄氏度需排查感染。
术后1周需门诊复查切口愈合情况,1个月评估补片融合状态,3个月进行腹壁超声检查。长期随访中每年至少复查1次,特别注意修补区域有无膨出或包块。儿童患者术后3天内家长需记录每次进食量和排尿量。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3个月内建议穿着高腰内裤提供腹部支撑,睡眠时取半卧位减轻腹压。康复期间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组每组10次,但避免仰卧起坐等腹肌锻炼。饮食中持续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胶原蛋白合成。若需乘坐飞机或长途旅行,应提前咨询医生评估风险。术后1年内容易复发季节需特别注意防护,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就医。